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88126
中医“邪”本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6期
     摘 要:中医的“邪”是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概念,人们常把它与病因混淆,本文从《内经》中邪的地位与“邪”概念的几个基本特点方面论述了“邪”的本质。

    关键词:邪;概念;地位;特点

    “邪”本是一个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上常见的词,引入中医学后具有特别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医所指的邪,是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与人体正气相对的一个源于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同时又具有医学意义,并在临证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概念。是与病因有着某些共性,而不能等同于病因的一个独特概念。“邪”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治疗各个方面都是一个不可或缺问题关键所在,对“邪”本质的研究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1 《黄帝内经》中“邪”的地位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气作为其中的主要的一个概念,是指构成人体及大自然中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气又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正气和邪气。考《内经》“邪”字凡见441处,其中425处均为“不正”之义,并成为各种致病因素的代称。而出现证的次数只有一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此处也主要指的是症状。从这数量的对比悬殊上,我们可以看出内经时代中医更重视的是邪正的关系,而不是辨证论治。

    “证”一字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才大量出现,一是多是指适应于某个方子的一组症候群,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二是多指邪气侵袭六经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如太阳经证等;经过钱乙对小儿的五脏辨证,及孙思邈对脏腑辨证的发展;直到金元时期,受到宋元理学的影响,中医理论有了大发展,张元素进一步发展了脏腑辨证,才使得辨证论治趋于成熟。这也就是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在用的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后世又经张景岳发展了八纲辨证,最后到吴鞠通提出三焦辨证,使得辨证论治得以完善。辨证论治虽然是现今中医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