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渗透和影响(1)
摘 要: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核心理念为:“执中、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权以用中。”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从形成时间、渊源的文献比较、哲学本质等特征均可论证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哲学渊源,就病因病机层面而言,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理论建构起着巨大的渗透与影响作用。
关键词:中庸思想;黄帝内经;病因病机;渗透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86-03
中庸思想源于西周以前的“尚中”思想,其核心理念为“执中、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权以用中。其中平衡是关键,即为“中和”。提于《论语》、成于《中庸》,至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将中庸思想推向高潮。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渗透和影响了其诸多领域,起到了目标性的导向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中庸思想渗透和影响在中医理论尤其是对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中医理论的主纲是人体调节理论。是脏腑、经络、气血、体液在适应季节、气候后得“中和”,从而使机体得“中和”;机体得“中和”则人体得健康;反之,机体“失中和”则易患病。这一以“中和”为主线的中庸理念贯穿了中医病因病机学发展的整个历史,是中医病因学说的总纲。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基本奠定中医病因病机学的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六气、情志、饮食等内外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致病因素。它关于病因病机的论述是后世乃至当今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变化及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的重要理论依据。
1 中庸最想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渊源
1.1 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比较尽管无论中庸思想抑或是《黄帝内经》其形成标志均有争议,但目前国内史学界大多认为《黄帝内经》应最终成书于西汉中期(公元前1世纪)之前。大量文字学考证表明其最终成书时间应晚于中庸思想的标志性著作《论语》和《中庸》。(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而子思卒于公元前四零二年,故两者相距约三百年)。早在汉武帝时期,出于政治考虑,官方就已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作为以当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和集中当时各学科大成的《黄帝内经》理论上就必然受到已经在官方开始受到追捧的儒家思想的渗透与影响,因而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中庸思想也必然对《黄帝内经》产生影响。
, 百拇医药
1.2 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的文献渊源,孔子许多思想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医学思想。如“过犹不及”,“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允执其中”(《论语》)。《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则说:“阴阳之要……因而和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调经论篇》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反之,就会出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甚至“阴阳离绝”的危候;又如《论语·乡党》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不多食”与《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食饮有节”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痹论篇》)观点一致。表述相似;在治疗用药方面,《素问·玉版论要篇》曰:“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上述分析证明了孔子的“中庸”与《黄帝内经》的执“平”,二者不仅观点一致,哲学思维的本质也如出一辙。
这样无论从成书时间还是文献考据,均不难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中庸思想从中医理论体系发轫的《黄帝内经》就开始对中医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巨大的渗透与影响。
, 百拇医药
1.3 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本质的趋同性特征《荀子·礼论篇》中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同时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庸思想强调矛盾对立双方根据主体需要使双方趋于平衡,建立在矛盾对立基础上的阴阳学说和以此为基石的《黄帝内经》更强调双方的平和从而达到保持机体健康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双方建立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又基本一致认为万物源于道。这样就不难发现中庸思想和《黄帝内经》在对生命形态、病因病机等理论的认识上就哲学本质而言两者具有趋同性。这种趋同性理解构成了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产生影响的哲学渊源。
2 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理论建构的核心影响作用
中庸思想在《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建构中发挥了原则性和目标性的指导作用。中庸思想既是《黄帝内经》核心理论中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又是产生疾病的哲学原因。
众所周知,阴阳学说作为核心理论贯穿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阴阳学说之中充满了“中庸”、“中和”的思想。因此,“中庸”“中和”的思想也就贯穿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
, 百拇医药
从病因病机学方面看,《黄帝内经》突出了失中为病的思想,明确阐述了“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病理变化的基础,奠定了中医病因病机的基本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调经论篇》进一步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后,解释了人体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
《黄帝内经》对病因致病特点的认识大致有时气失常、情志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度等方面,这些均体现了失中思想。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未至而至,此谓太过,……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太过导致正常的气候变化成为病邪。机体与外界的中和平衡,机体内部的适应性平衡成为了维持机体健康的机制。《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强调指出了“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以人们必须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违背了四时阴阳,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例如,“逆春气”,则“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心气内洞”;“逆秋气”,就会“肺气焦满”;“逆冬气”,影响肾脏,出现“肾气独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脏腑在某一时令季节失去“执中”“中和”会直接导致相应脏腑疾病的产生。运气7篇大论系统论述了气候变化的太过、不及与平气和人体发病的不同情况,系统地阐述了“六淫”学说。认为自然界气候风、寒、暑、湿、燥、火,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
至于7情,《黄帝内经》根据人体的情志变化,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突出地强调了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在形神统一的基础上,指出情志变动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里的上、下、缓、消、乱、结都是指情志过激失于用中所致的气的失常。《素问·疏五过论篇》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所以七情太过,也是人
[ 下 页 ], 百拇医药(杨 柱 蒋建勇)
关键词:中庸思想;黄帝内经;病因病机;渗透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86-03
中庸思想源于西周以前的“尚中”思想,其核心理念为“执中、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权以用中。其中平衡是关键,即为“中和”。提于《论语》、成于《中庸》,至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将中庸思想推向高潮。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渗透和影响了其诸多领域,起到了目标性的导向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中庸思想渗透和影响在中医理论尤其是对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中医理论的主纲是人体调节理论。是脏腑、经络、气血、体液在适应季节、气候后得“中和”,从而使机体得“中和”;机体得“中和”则人体得健康;反之,机体“失中和”则易患病。这一以“中和”为主线的中庸理念贯穿了中医病因病机学发展的整个历史,是中医病因学说的总纲。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基本奠定中医病因病机学的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六气、情志、饮食等内外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致病因素。它关于病因病机的论述是后世乃至当今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变化及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的重要理论依据。
1 中庸最想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渊源
1.1 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比较尽管无论中庸思想抑或是《黄帝内经》其形成标志均有争议,但目前国内史学界大多认为《黄帝内经》应最终成书于西汉中期(公元前1世纪)之前。大量文字学考证表明其最终成书时间应晚于中庸思想的标志性著作《论语》和《中庸》。(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而子思卒于公元前四零二年,故两者相距约三百年)。早在汉武帝时期,出于政治考虑,官方就已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作为以当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和集中当时各学科大成的《黄帝内经》理论上就必然受到已经在官方开始受到追捧的儒家思想的渗透与影响,因而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中庸思想也必然对《黄帝内经》产生影响。
, 百拇医药
1.2 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的文献渊源,孔子许多思想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的医学思想。如“过犹不及”,“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允执其中”(《论语》)。《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则说:“阴阳之要……因而和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调经论篇》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反之,就会出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甚至“阴阳离绝”的危候;又如《论语·乡党》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不多食”与《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食饮有节”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痹论篇》)观点一致。表述相似;在治疗用药方面,《素问·玉版论要篇》曰:“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上述分析证明了孔子的“中庸”与《黄帝内经》的执“平”,二者不仅观点一致,哲学思维的本质也如出一辙。
这样无论从成书时间还是文献考据,均不难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中庸思想从中医理论体系发轫的《黄帝内经》就开始对中医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巨大的渗透与影响。
, 百拇医药
1.3 中庸思想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本质的趋同性特征《荀子·礼论篇》中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同时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庸思想强调矛盾对立双方根据主体需要使双方趋于平衡,建立在矛盾对立基础上的阴阳学说和以此为基石的《黄帝内经》更强调双方的平和从而达到保持机体健康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双方建立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又基本一致认为万物源于道。这样就不难发现中庸思想和《黄帝内经》在对生命形态、病因病机等理论的认识上就哲学本质而言两者具有趋同性。这种趋同性理解构成了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产生影响的哲学渊源。
2 中庸思想对《黄帝内经》病因病机理论建构的核心影响作用
中庸思想在《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建构中发挥了原则性和目标性的指导作用。中庸思想既是《黄帝内经》核心理论中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又是产生疾病的哲学原因。
众所周知,阴阳学说作为核心理论贯穿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阴阳学说之中充满了“中庸”、“中和”的思想。因此,“中庸”“中和”的思想也就贯穿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
, 百拇医药
从病因病机学方面看,《黄帝内经》突出了失中为病的思想,明确阐述了“阴阳失调”是一切疾病病理变化的基础,奠定了中医病因病机的基本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调经论篇》进一步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后,解释了人体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
《黄帝内经》对病因致病特点的认识大致有时气失常、情志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度等方面,这些均体现了失中思想。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未至而至,此谓太过,……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太过导致正常的气候变化成为病邪。机体与外界的中和平衡,机体内部的适应性平衡成为了维持机体健康的机制。《灵枢·百病始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强调指出了“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以人们必须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违背了四时阴阳,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例如,“逆春气”,则“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心气内洞”;“逆秋气”,就会“肺气焦满”;“逆冬气”,影响肾脏,出现“肾气独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脏腑在某一时令季节失去“执中”“中和”会直接导致相应脏腑疾病的产生。运气7篇大论系统论述了气候变化的太过、不及与平气和人体发病的不同情况,系统地阐述了“六淫”学说。认为自然界气候风、寒、暑、湿、燥、火,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
至于7情,《黄帝内经》根据人体的情志变化,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突出地强调了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在形神统一的基础上,指出情志变动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里的上、下、缓、消、乱、结都是指情志过激失于用中所致的气的失常。《素问·疏五过论篇》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所以七情太过,也是人
[ 下 页 ], 百拇医药(杨 柱 蒋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