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01020
姜揖君教授针刺手法经验节要(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丁兆琳 谷世喆
第1页

    参见附件(445KB,3页)。

     出现明显胀感,疼痛明显减轻,后针大椎使针感下行至至阳以清降上亢之阳。留针期间每隔5min在风池部位行针1次,连续治疗6次而愈。

    4 针法灵活 立体针刺 重视刺激量在针治时的差异

    姜老常说“学活的不要学死的”,讲求针法要灵活,手法和刺激量也要灵活掌握,依情况而随时变化,如同守一种模式这次有效,下次就不一定理想,要考虑对治疗有影响的多种因素。

    4.1 因病 因人刺治 不仅对不同的疾病选用不同的针刺方法,而且非常重视对不同体质的人使用不同的针刺手法。《灵枢·根结》云:“刺布衣者,深而留之,刺大人者,微以除之。”因而姜老临证时往往根据患者生活条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施针方法。如体壮劳力者,针刺深而久留针;体弱脑力者,针少而补之。皮肤粗燥黑者,如农民,手法宜重;皮肤自皙的如读书人,手法宜轻。针具的选择亦不同,姜老将之比喻为“用不同的针线做不同料子的衣服”。对于怕针的人用压刺法(只做小幅度提插,不做捻转)针到一定的部位,不要求得气,守气,而是候气,留针慢慢行气,让患者易于接受。

    4.2 立体看穴 立体针刺 姜老强调要从立体的角度看穴位,每针剌一穴都要想到它的进针点、经过点和到针点,其中到针点是关键。针刺的关键是到达点,立体用穴则用活穴位。每穴至少有六法:浅深、强弱、直透之不同,也就可以演化出多种刺法。如心脏病人若有三叉神经痛,可慢慢入针,体现深刺不一定重。“风府”刺激强指运针时间长,不能一味深刺,恐出危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4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