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伤寒、金匮类 > 金匮要略
编号:11506826
《金匮要略》“缓中补虚”探赜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9期
     摘要: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大黄(庶/虫)虫丸主证病因病机的标本缓急、药理研究及该证与虚劳病中它证的对比分析等诸多方面,研究论证了“缓中补虚”可理解为“缓用补虚”之误,意谓“当先去邪攻实,再行扶正补虚”。

    关键词:金匮要略;缓中补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47-02

    《金匮要略》是我国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著,也是祖国医学杂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基础,堪为“治病无不精切周到,无一毫游移参错之处,实能洞见本源,审察毫末”,不愧为“医方之经”。但是由于该书历经年代久远,辗转传抄,错误脱简较多,而且词意古奥,言简意赅,所以对个别的条文历代医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缓中补虚,即是如此。

    1 缓中补虚的历代认识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第十六条:“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大黄(庶/虫)虫丸方:大黄(蒸)十分,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蜃虫半升,蛴螬一升,干地黄十两,右十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对于条文中“缓中补虚”的含义历代医家所论不一,大致可以概括为3种。一者以李珥臣为代表,认为“去邪即所以扶正,攻实即所以补虚”,以逐瘀之剂,收补虚之效。正如其所言:“大黄(庶/虫)虫丸皆攻下之药,而云缓中补虚何也?盖干血不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