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56例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在口腔局部治疗的同时,皆给予中草药“加味益胃汤”水煎服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观察其病损区黏膜的恢复、自觉症状的改善、口腔念珠茵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1.1%,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苗感染确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疗效持久,复发率低,未发现有毒副作用。
关键词:加味益胃汤;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77-0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良修复体的使用使口腔局部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导致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西药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效果尚可,但副作用较多,如:恶心、胃肠不适、肝脏损害、头痛头晕、皮疹等,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本院于2004年4月-2006年12月,对56例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给予中药加味益胃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2例皆为本院门诊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男19例,女3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平均63.5岁;其中急性红斑型20例,慢性红斑型36例;合并有念珠菌性口角炎13例,有义齿者45例,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者17例,有糖尿病者12例,表面抗原阳性者15例。对照组男17例,女3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0岁,平均61.5岁;其中急性红斑型22例,慢性红斑型34例;合并有念珠菌性口角炎15例,有义齿者40例,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者19例,有糖尿病者16例,表面抗原阳性者17例。
1.2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口干不适,黏膜灼痛感或麻木感,味觉异常。临床体征:颊部,义齿承托区之腭、龈部,口角区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或黏膜萎缩,舌背乳头呈团块状萎缩成地图舌或菱形舌,甚者舌背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全部萎缩成光亮舌。实验室检查:病损区涂片镜检见念珠菌菌丝或真菌显色培养基培养菌落多于200个。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保持口腔碱性环境,用3%苏打液10mL含漱3min,日3次;3%-5%苏打液泡义齿;更换、修改不良修复体;伴有念珠菌性口角炎的患者同时配合使用眯康唑软膏;有糖尿病的患者配合降糖治疗;尽可能停用抗生素。
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制霉菌素,每次100万单位,每日3次,连用2周。同时给予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等。
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药加味益胃汤。基本药物组成为:生地黄20g,北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黄精15g,玄参12g,生龟板12g,知母12g,赤芍12g,牡丹皮12g,天花粉20g,白茅根20g,肉桂3g,甘草6g。加减:气虚自汗加黄芪15g,太子参15g;血虚加当归12g,熟地黄15g;脾虚大便溏泄加山药20g,白茯苓12g;阴虚肠燥便秘加火麻仁20g。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连服两疗程观察效果。
, 百拇医药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白色念珠菌培养阴性;显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大于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少于50个菌落;有效:病损红班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小于70%大于30%,自觉症状有好转,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少于100个菌落;无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小于30%或无改变,舌苔无生长,自觉症状无改善,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多于200个菌落。
3.2 结果 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1月后查肝功、肾功未发现异常,无毒副作用。随访半年有2例复发,1例因慢支感染应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1例因不良修复体未更换。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6.1%。1月后查肝功、肾功有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有4例出现肾功能不全。随访半年有9例复发,4例因慢支感染应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3例因不良修复体未更换。
, 百拇医药
4 病案举例
于某,女,62岁。2005年5月23日初诊。主诉口干、舌灼痛加重2月余。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经常用多种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常感口干、舌痛,未予重视。3个月前,感冒引起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家静脉注射、口服多种抗生素达1月之久,激素用药达半月。近2月经来,感口干、舌灼痛逐渐加重,饮食无味,伴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腔检查:全口义齿,上腭部义齿承托区之腭、龈黏膜充血红肿光亮,舌质红绛,舌背乳头全部萎缩,光亮无苔,双口角黏膜鲜红糜烂,表面有细鳞屑。脉沉细数。实验室检查:病损区涂片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诊断: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红斑萎缩型)。中医辨证:气阴两虚,热毒内壅。治疗宜益气生津,滋阴清热,降火解毒。给予加味益胃汤加黄芪15g,太子参15g。水煎服,日1剂。3%苏打液含漱,5%苏打液泡义齿。用药1个疗程后,口腔黏膜红肿明显好转,舌苔生长大于50%,仍有自汗出,上方加生龙牡各30g,浮小麦20g,再服。连续用药1个月,上腭、龈充血发红的黏膜已恢复正常,舌质淡红,舌苔生长,呈薄白苔,口干、舌灼痛、汗出等自觉症状已痊愈,白色念珠菌检查阴性。
, 百拇医药
5 讨 论
本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的感染性疾病,学者们对急性假膜型讨论较多,认为相当于中医学的“口靡”、“鹅口疮”等范畴,乃因饮食不节、心脾壅热,或膀胱移热于小肠,以致湿浊不化,久则湿热积聚,循经上蒸口腔而发病。治疗以清心泻火、燥湿祛毒之法较多,而对红斑萎缩型的讨论则甚少。笔者认为,本型乃因病后肺胃阴伤,虚火上炎,热毒循经上蒸口腔而发病;治疗宜滋阴生津、降火解毒;故选用益胃汤养胃生津、滋阴清热为主,加黄精、生鳖甲增加养阴、滋肾之功;加玄参、知母、天花粉、白茅根增加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力;配合牡丹皮、赤芍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佐以肉桂温肾助阳、引虚火归原。诸药合用使阴津得生,虚火得降,则热毒自除。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其毒力、数量、入侵途径,以及机体的适应性、机体的抵抗能力、口腔局部环境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锌离子缺乏,血清铁离子含量增高,血清抑制因子下降,血糖升高,维生素A缺乏,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皆有利于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北沙参、生地黄有明显的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麦冬、生龟板、天花粉、白茅根、赤芍药、牡丹皮皆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知母地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肉桂有很强的杀真菌作用;黄精、北沙参、玄参对多种癣皆有抑制作用。同时配合苏打液含漱,保持口腔的碱性环境;清洁义齿,更换、修改不良修复体也很重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避免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效果可靠,特别对减少复发、提高远期效果更为重要,且无毒副作用,弥补了西药的不足。, 百拇医药(王天果 唐本春)
关键词:加味益胃汤;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977-0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良修复体的使用使口腔局部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导致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西药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效果尚可,但副作用较多,如:恶心、胃肠不适、肝脏损害、头痛头晕、皮疹等,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本院于2004年4月-2006年12月,对56例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给予中药加味益胃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2例皆为本院门诊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男19例,女3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平均63.5岁;其中急性红斑型20例,慢性红斑型36例;合并有念珠菌性口角炎13例,有义齿者45例,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者17例,有糖尿病者12例,表面抗原阳性者15例。对照组男17例,女39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80岁,平均61.5岁;其中急性红斑型22例,慢性红斑型34例;合并有念珠菌性口角炎15例,有义齿者40例,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者19例,有糖尿病者16例,表面抗原阳性者17例。
1.2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口干不适,黏膜灼痛感或麻木感,味觉异常。临床体征:颊部,义齿承托区之腭、龈部,口角区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或黏膜萎缩,舌背乳头呈团块状萎缩成地图舌或菱形舌,甚者舌背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全部萎缩成光亮舌。实验室检查:病损区涂片镜检见念珠菌菌丝或真菌显色培养基培养菌落多于200个。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保持口腔碱性环境,用3%苏打液10mL含漱3min,日3次;3%-5%苏打液泡义齿;更换、修改不良修复体;伴有念珠菌性口角炎的患者同时配合使用眯康唑软膏;有糖尿病的患者配合降糖治疗;尽可能停用抗生素。
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制霉菌素,每次100万单位,每日3次,连用2周。同时给予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等。
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药加味益胃汤。基本药物组成为:生地黄20g,北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黄精15g,玄参12g,生龟板12g,知母12g,赤芍12g,牡丹皮12g,天花粉20g,白茅根20g,肉桂3g,甘草6g。加减:气虚自汗加黄芪15g,太子参15g;血虚加当归12g,熟地黄15g;脾虚大便溏泄加山药20g,白茯苓12g;阴虚肠燥便秘加火麻仁20g。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连服两疗程观察效果。
, 百拇医药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白色念珠菌培养阴性;显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大于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少于50个菌落;有效:病损红班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小于70%大于30%,自觉症状有好转,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少于100个菌落;无效:病损红斑区及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小于30%或无改变,舌苔无生长,自觉症状无改善,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多于200个菌落。
3.2 结果 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1月后查肝功、肾功未发现异常,无毒副作用。随访半年有2例复发,1例因慢支感染应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1例因不良修复体未更换。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6.1%。1月后查肝功、肾功有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有4例出现肾功能不全。随访半年有9例复发,4例因慢支感染应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3例因不良修复体未更换。
, 百拇医药
4 病案举例
于某,女,62岁。2005年5月23日初诊。主诉口干、舌灼痛加重2月余。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经常用多种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常感口干、舌痛,未予重视。3个月前,感冒引起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家静脉注射、口服多种抗生素达1月之久,激素用药达半月。近2月经来,感口干、舌灼痛逐渐加重,饮食无味,伴气短乏力、自汗出。口腔检查:全口义齿,上腭部义齿承托区之腭、龈黏膜充血红肿光亮,舌质红绛,舌背乳头全部萎缩,光亮无苔,双口角黏膜鲜红糜烂,表面有细鳞屑。脉沉细数。实验室检查:病损区涂片培养白色念珠菌阳性。诊断: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红斑萎缩型)。中医辨证:气阴两虚,热毒内壅。治疗宜益气生津,滋阴清热,降火解毒。给予加味益胃汤加黄芪15g,太子参15g。水煎服,日1剂。3%苏打液含漱,5%苏打液泡义齿。用药1个疗程后,口腔黏膜红肿明显好转,舌苔生长大于50%,仍有自汗出,上方加生龙牡各30g,浮小麦20g,再服。连续用药1个月,上腭、龈充血发红的黏膜已恢复正常,舌质淡红,舌苔生长,呈薄白苔,口干、舌灼痛、汗出等自觉症状已痊愈,白色念珠菌检查阴性。
, 百拇医药
5 讨 论
本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的感染性疾病,学者们对急性假膜型讨论较多,认为相当于中医学的“口靡”、“鹅口疮”等范畴,乃因饮食不节、心脾壅热,或膀胱移热于小肠,以致湿浊不化,久则湿热积聚,循经上蒸口腔而发病。治疗以清心泻火、燥湿祛毒之法较多,而对红斑萎缩型的讨论则甚少。笔者认为,本型乃因病后肺胃阴伤,虚火上炎,热毒循经上蒸口腔而发病;治疗宜滋阴生津、降火解毒;故选用益胃汤养胃生津、滋阴清热为主,加黄精、生鳖甲增加养阴、滋肾之功;加玄参、知母、天花粉、白茅根增加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之力;配合牡丹皮、赤芍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佐以肉桂温肾助阳、引虚火归原。诸药合用使阴津得生,虚火得降,则热毒自除。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其毒力、数量、入侵途径,以及机体的适应性、机体的抵抗能力、口腔局部环境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锌离子缺乏,血清铁离子含量增高,血清抑制因子下降,血糖升高,维生素A缺乏,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皆有利于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北沙参、生地黄有明显的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麦冬、生龟板、天花粉、白茅根、赤芍药、牡丹皮皆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知母地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肉桂有很强的杀真菌作用;黄精、北沙参、玄参对多种癣皆有抑制作用。同时配合苏打液含漱,保持口腔的碱性环境;清洁义齿,更换、修改不良修复体也很重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避免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加味益胃汤治疗红斑萎缩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效果可靠,特别对减少复发、提高远期效果更为重要,且无毒副作用,弥补了西药的不足。, 百拇医药(王天果 唐本春)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治燥剂 > 滋阴润燥 > 益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