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与天人相应论(2)
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后世张志聪亦提出:“天地所生万物,皆感五运六气之化,故不出五气、五味、五色、五行、寒热温凉、升降浮沉之别。”任何中药都具气味二方面的特征,它们是构成中药性能的基础。张珍玉教授指出,中药之气是其主治,中药之味是其功效,中药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气和味作用于人体后实现的。而中药的四气五味是禀承自然界天纪地理而来的,各种药物禀承天地之气有所偏颇,其主治功效也各不相同。
中药之四气,即温、热、凉、寒,此气禀受于天,是药物(尤其是植物药)在生长过程中受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影响而具有的一种性质,如“夏枯之草,夏收之术,半夏之生,麸麦之成,皆得火土之气,而能化土;秋英之菊,秋鸣之蝉,感金气而能制风;凌冬不凋者,得寒水之气,而能清热;先春而发者,秉甲木之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