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31979
中国古代人体寄生虫病学要览(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12期
     寄生虫病的证治经验,治虫病的方法和药物也有所增加。

    2.中国古代人体寄生虫病学成就

    按人体寄生虫病的现代分类法,古医籍对医学蠕虫病医学原虫病和医学昆虫病,都有所论述,特别是对虫病的证候描述及其分型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其治疗方法也多是行之有效的。

    2.1蠕虫病证治 《诸病源候论》所称的“九虫”皆是蠕虫。其“九虫候”说:“九虫者,一日伏虫,长四分;二日蛔虫,长一尺;三日白虫,长一寸;四日肉虫,状如烂杏;五日肺虫,状如蚕;六日胃虫,状如蝦蟆;七日弱虫,状如瓜瓣;八日赤虫,状如生肉;九日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对于人群的感染和发病的情况,论中进一步指出:“人亦不必尽有,有亦不必尽多,或偏有,或偏无者。此诸虫依肠胃之间,若腑脏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动而能变成诸患也。”表明人群寄生虫的感染率很高,但也有未感染者。虫病的证候表现又与感染者脏腑虚实状态有密切关系,此中体现了中医发病学重视正邪双方斗争的一贯理论。

    九虫之中,以蛔虫、白虫和蛲虫较多见,文献中相关的记载也非常丰富;余六虫属何种虫及发病情况,按《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的简要记载及后世的方书,还须探讨印证。

    蛔虫病:蛔虫,又称长虫,可长尺许,寄生于肠道中,其性喜温,恶寒怕热,游动好(穴鼠),善钻孔。当人脾胃失调,或有全身发热疾患时,蛔虫就易在肠中动(穴鼠),出现多种病症。如《诸病源候论》谓:“或因腑脏虚弱而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