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31745
7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瑕疵评析(续5)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第12期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教材;7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633-02

    在第8章病性辨证的内容里面有:“病性指病理改变的性质,也就是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或称为病机。由于病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因而也有称病性为病因者,即审证求因之谓”,这里既说病性是病因,又说病性为病机,显然这里教材谈的病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而笔者认为病性辨证中的病性应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在绪论中明确指出:“证只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势所做的病理性概括。”可见辨证的目的就是明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最后作病机性概括。假如证里面病性既是病因,又是病机,那么辨证里面再谈病性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笔者认为病性辨证里的病性应有明确的内容。而不能像教材那样莫衷一是。在绪论中还讲:“辨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本章主要是从证的具体病性人手,第9章脏腑辨证正好是从证的具体病位人手,正好从不同侧面来进行辨证,也足以说明本章病性辨证中的病性应有具体内容,不可与病因、病机等混为一谈。那么究竟病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寒热是最具体的性质,虚实也可算是性质,大到阴阳二性,所以如果本章称作病性辨证的话,就应分寒热、虚实、阴阳3节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