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分析解读
编号:11646636
中医阴阳平衡观与心理调适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第1期
整体观,1 生理角度,2 病理角度,3 治疗角度,4 预防角度,5 体会
     摘 要:随着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剧,心身疾病屡见不鲜,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平衡观为依托,分别从生理、病理、治疗、预防、体会5个方面探讨了这一观点与心理调适的关系及其对于心理调适的实际指导作用。

    关键词:阴阳平衡;心理调适;整体观

    中图分类号:R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199-02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以平为期”则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力求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一直以来,中医学采用系统整合型意象思维方式,运用整体一平衡的研究方法,从整体层次上研究机体反应状态。这种体现整体性、功能性以及恒动性特点的研究方法,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纠正病理或身心调适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就阴阳平衡观在心理调适中的应用,分别从生理、病理、治疗、预防、体会5个方面作以探析,还望同道斧正。

    1 生理角度

    1984年,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人体的各大系统只有处于动态协调平衡时,才是健康的人,《黄帝内经》中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实际讲的就是“以平为期”的阳平衡观。

    1.1 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从人的生物学属性或社会学属性来讲,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都十分重要。从生物学角度来讲,人体阴阳的平衡,必须依赖于五脏六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正常。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人体脏腑及各组织器官,虽然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间却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既存在对立。也具有统一。只有保持各种功能之间对立与统一的协调状态,才能实现人体阴阳协调平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