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研究(2)
1.6 病理诊断标准 乳腺病理诊断标准参考《WHO肿瘤分类》[6] 。
(1)导管上皮一般增生(UDH) :不规则的窗孔,边缘窗孔,伸展或扭曲的细胞桥,流水状的细胞排列,核不均匀分布、相互重叠等。细胞学图像:上皮细胞表现多样,细胞边界不清,核表现多样等。
(2)乳腺非典型增生(ADH):导管高度扩张,上皮层次增多,细胞为单一型或两型(存在少数肌上皮细胞),导管腔隙可为增生的细胞所充塞,细胞间有推挤及重叠现象,细胞大小形态可不同,染色质增加,偶尔可见核分裂象。特别强调细胞排列极性在诊断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当不典型增生时仍保持着部分或某种程度的极性排列。
(3)导管内癌(DCIS):上皮增生明显,轻度至重度的细胞异型。按结构类型分为几个亚型:微乳头型、乳头型、实体型、筛状型和粉刺型。
1.7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体重资料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乳房直径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变化 见表1。
大鼠胃管灌注二甲基苯蒽后第2周,各组均出现死亡情况,第6周逐渐平稳。试验结束时各组剩余动物数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2只、SD模型Ⅰ组12只、SD模型Ⅱ组10只、Wister模型组9只。Wister模型组死亡大鼠比例较SD模型Ⅰ组和SD模型Ⅱ组少(P
统计结果表明,大鼠胃管灌注二甲基苯蒽后,SD模型Ⅰ组和SD模型Ⅱ组较空白对照组第2~6周体重增长速度减慢,第6~10周呈平行上升,第10周后体重逐渐趋于一致,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和Wister模型组大鼠未发现肿瘤,SD模型Ⅰ组和SD模型Ⅱ组大鼠均出现肉眼可见肿瘤,SD模型Ⅱ组较SD模型Ⅰ组肿瘤发生率高,数目多,之间有差异(P
, 百拇医药 大鼠乳房直径统计结果表明:所有DMBA造模组大鼠第五对乳房直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大鼠(P
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全部为正常腺体;SD模型Ⅰ组、SD模型Ⅱ组、Wister模型组的正常乳腺乳腺发生率分别为25%、10%、77.8%,SD模型Ⅱ组高于其他两组(P[7]实验中同样出现死亡现象,主要考虑为DMBA的药理毒性引起,提示在选择DMBA的用药剂量、给药次数时还应慎重。
3.2 DMBA诱导大鼠乳房大体形态变化 实验开始时,大鼠乳房较小,不容易触及。7周后,乳房逐渐触及突出的小乳头。在第9周,SD模型Ⅱ组大鼠首次发现乳腺部位小结节,直径0.3~0.5cm大小,呈圆形,边界清楚,质地韧硬,可活动,肿瘤逐渐增大。至第14周,共有5只SD大鼠7处肿瘤,其中wister大鼠未发现肿瘤,SD模型Ⅱ组1只大鼠出现乳房、腹股沟3处肿瘤。肿瘤最大为4cm×5cm×5cm,肿瘤呈实性或囊性,与皮肤粘连,可见皮肤溃破或身体外形明显改变,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8-9]。结果提示DMBA可诱导大鼠乳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见图2~5。
, 百拇医药
3.3 DMBA诱导大鼠乳房组织病理学特点 空白对照组大鼠乳房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全部为正常乳腺组织,SD模型Ⅰ组、SD模型Ⅱ组、Wister模型组的正常乳腺乳腺发生率分别为25%、10%、77.8%,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DMBA可诱发SD大鼠和wister大鼠乳腺异常改变。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导管上皮细胞腺型增生多为导管终末芽体和终末导管实团;部分出现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导管高度扩张,上皮层次增多,细胞间推挤或重叠,细胞大小形态不同,染色质增加,偶尔可见核分裂象;诱发的肿瘤多为腺癌,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胞核增大,核分裂增多,与高玉彤等报道一致[10]。有学者认为,在DMBA作用下,大鼠乳腺组织的终末芽体不是向腺泡芽体分化,而是呈现导管内增生,形成增生性腺泡小节和增生性终末芽体,其中增生性终末芽体与诱发性乳腺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即大鼠诱发性乳腺癌的癌前病变[11]。本实验结果显示DMBA诱导大鼠后,乳房出现一般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性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见图6~9。
, 百拇医药
3.4 DMBA诱导不同时间点大鼠乳房组织病理改变特点 实验结果显示SD模型Ⅰ组较SD模型Ⅱ组的乳腺增生发生率高,癌前病变和浸润性癌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变过程存在时间差[12],第10~14周是一般增生到癌变的进展期,如果在此期间及时终止实验,获取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成功率较高,是成模的最佳时机。
3.5 DMBA诱导不同品系大鼠乳房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
Wister模型组无论在动物死亡数、肉眼肿瘤出现率、还是癌前病变和乳腺癌发生率方面,均少于SD模型Ⅱ组,提示其对DMBA造模的敏感性低于SD大鼠。有人认为Wister大鼠乳腺癌发生率低[13],但相关实验报道未能支持[14],本实验动物样本量尚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由上可见,化学致癌剂DMBA一次性灌胃诱导大鼠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动态过程是经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正常→一般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逐渐演变过程,与人体组织病理学特点极为相似[15],造模第10周开始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之前及时截断其发展进程,获取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成功率高,特异性强,是癌前病变的干预治疗和乳腺癌的预防提供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今后还应加深在DMBA诱导方法的标准化、病理学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导管上皮异常增生与癌变关系,以及与人导管上皮异常增生特征比较等方面的研究,使该模型日臻完善。, 百拇医药(李静蔚 宋爱莉 张敬涛 刘晓菲 殷玉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