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焦气化理论的应用研究(2)
1.2三焦气化论传统消渴病机 以三焦理论阐释消渴病病变机制,首推唐·孙思邈,“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逐使三焦猛热”(《备急千金要方》),指出三焦热是消渴病机。金·刘完素则进一步指出“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认为“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浸润于外,荣养百骸”,又言“然则消渴数饮,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热怫郁而气衰也明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指出消渴病机系三焦燥热怫郁,尚与三焦气虚、气化失调相关。明·张介宾在继承刘完素“消渴乃三焦受病”的基础上,以三焦区分消渴种类,将上、中、下三焦作为分辨消渴病位所在的理论依据,指出“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又谓之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其病在肾,故又名肾消也”[2],在论及三焦相关脏腑肺、脾胃、肾的同时,又强调肾在消渴中的作用,认为“三消证……多有病本于肾,而无不由乎命门者”,指出三焦元气本于肾。《圣济总录·消渴门》论三焦“原其本则—,推其标有三”,指出上、中、下三焦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以三焦来统领消渴病涉及脏腑,强调三者在生理上相互协助,病理上相互影响。由此可见,传统中医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消渴”定义。从三焦气化论消渴病机,多责之于燥热拂郁三焦、致津亏气虚、气化失司。以三焦论消渴病位,则按上、中、下三焦分证,以“三消辨证”法应用于临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