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从胆腑论治(2)
可能反而加重。溯其原因,此类药物含铜量均极高,故不宜用于本病。近年来,通过文献整理、临床总结和治疗探索,在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及具体用药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临床运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杨任民等根据大多数患者具有眼黄肤黑、口苦口臭、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征侯,推断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铜毒内聚,肝胆湿热内蕴。故立清热躁湿解毒,保肝利胆通淋之法,结合现代研究取高锌低铜的中药组成复方肝豆汤,其有明显的向胆汁、大便及尿中排铜作用,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王殿华等认为,肝豆状核变性是内生毒邪为患,铜浊毒邪贯穿于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病变过程,中医治疗可分为:疏肝利胆排毒;通腑利尿排毒;清热泻火解毒;健脾助运,升清降浊排毒;通络活血排毒。杨文明等通过临床观察结合现代医学发现,认为本病的主要病位在肝肾,而不独居于肝之一脏。肝肾亏虚、虚风内动可能为病之本,铜毒、痰浊、湿热可能为病之标。指出WD各个阶段其病因病机均有所不同,临床前期或早期多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而临床期多见湿热蕴结之证,早期多虚,中后期多实,虚中挟实,虚实夹杂,这与一般疾病所表现出的早期多实,中后期多虚的特点明显有别,给临床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然从西医病因病理推论,上述发现有明显的合理性。盖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之疾禀受于父母,遗传缺陷明显,说明先天不足。肾中精气素亏,由于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肾精不足则肝血亦虚,精不生血,血不养精,阴不敛阳,虚风内动或肝失条达,情志失畅,或升发太过,津液不布,血运不畅,胆汁不泌,铜毒不泄,以致铜毒、湿热、瘀血、痰浊内蕴上冲,变生诸症。强调在辨证论治本病时,尽管疾病各阶段的病理变化有所不同,但其表现均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内铜的蓄积,因此排铜为其基本治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