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 治疗
编号:11672520
心肌梗死的中医古今论治(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第7期
     到胸痹亦有痰热蕴结,阻遏胸阳而致者,治疗应当用清化痰热、行气散结之品。以上的论述都为本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4 现代对心肌梗死中医论治的认识

    现在认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浊多见。张铁忠等认为气滞、血瘀、痰浊,使血脉不通而发生胸痹。雷忠义提出了痰瘀互结理论,认为津液运化失司,停聚而成痰;血不循经,留于脉外或滞于脉中,造成血瘀痰停或痰聚碍血;或痰瘀互化,终至痰瘀阻滞于经脉,痰瘀互结而致病,并创立了以通为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的“舒心方”。唐建业等将胸痹分为气阴两虚型、阳气虚弱型、痰瘀交阻气滞血瘀型等3型,分别治以益气养阴、益气温阳、化痰祛瘀。胡庆寅等将胸痹分为心脾气虚,气滞痰浊型,治以补气养心、宽胸理痰;阳气虚弱、寒凝痰浊型,治以益气温阳、祛寒化痰;肝肾阴虚、血瘀阳亢型,治以滋补肝肾、潜阳化瘀;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型,治以阴阳双补、化瘀止痛;心肾衰竭、阳脱厥逆型,治以温肾强心、回阳救逆。

    吴以岭从中医络病学说探讨胸痹的中医病机和治疗,认为胸痹病位在心之络脉,主要病机为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而痛,组成了以益气药和虫类药为主的“通心络胶囊”,以达到益气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之功效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