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外贴内服方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观察(1)
第1页 |
参见附件(1609KB,3页)。
摘要:目的:观察外用活血通络外敷散配合口服加减身痛逐瘀汤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9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常规理疗,治疗组外用活血通络外敖散,内服加减身痛逐瘀汤。两组治疗3周后观察患者疼痛积分的变化,并于治疗后和停药6个月分别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停药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55.3%,对照组为33.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通络外敷散配合加减身痛逐瘀汤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常规牵引、推拿治疗。
关键词:活血通络外敷散;加减身痛逐瘀汤;腰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1108-0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85%~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康复,在众多的非手术治疗中,牵引和推拿是常用且效果肯定的方法。但也有学者指出,该疗法针对性不强,重复性差,远期疗效不甚理想。为了探索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科自2003年3月~2008年3月,采用外用自制活血通络外敷散配合口服加减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4例,并与常规理疗方法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参照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原则》制订。其要点如下:①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脊柱姿态发生改变;②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伸拇(趾)肌力减弱,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胫后肌腱及跟腱反射减弱;④X线显示脊柱侧凹或腰椎生理性前凹消失;⑤CT/MRI或脊髓造影提示椎间盘突出。本病病情程度可分3度,I度:突出物压迫硬膜囊及脊髓小于1/3。Ⅱ度:突出物压迫硬膜囊及脊髓大于1/3小于2/3。Ⅲ度:突出物压迫硬膜囊及脊髓大于2/3。选取I~II度患者进行观察。排除标准:①确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引起的腰腿痛患者;②具有明显的马尾症状,不能坚持药物治疗或保守治疗无效者;③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④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4例,男66例,女48例;年龄41~68岁,平均(51±1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5年,平均(58±26)个月;L4-5突出者69例,15~S1突出者32例,L3~4突出者13例;腰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30例,单纯腰间盘突出84例;I度68例,Ⅱ度46例。对照组95例,男54例,女41例;年龄38~65岁,平均(48±1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3年,平均(54±25)个月;LA~5突出57例,L5~S1突出30例,L3~4突出8例;腰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30例,单纯腰间盘突出65例;I度47例,Ⅱ度48例。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类型、病情程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骨盆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骨盆牵引:病人仰卧于牵引床上,固定骨盆牵引带与胸带,牵引重量视个体差异而定,每侧在7~15kg之间,以患者耐受为度,每天牵引1h。推拿:(1)衮法:在患者腰背部施以播法,放松腰部肌肉组织3rain;(2)按揉捏拿法:分别用手掌按揉、拇指和其余四指捏拿腰部及下肢肌肉3min;(3)按压法:两掌重叠交叉沿腰椎自上向下按压,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重复操作5次。(4)牵抖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病人足侧,双手握患者踝部,牵引下提起,并在空中抖动下肢,重复操作5次。(5)侧扳法:患者侧卧位,术者立于患者腹侧,一手放于髂嵴,另一手放于肩前,使躯干晃动扭转并逐渐加大力度,然后双手突然交叉用力,左右重复,操作3次。(6)扳腿法:患者侧卧位,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一手按于患者腰椎旁,另一手托膝,使腿伸并外展30°,双手同时反方向用力提按,左右重复,操作3次。(7)直腿抬高法:患者仰卧,医者将一侧下肢作直腿抬高,至最大限度时,用力向下按压足部,使踝关节背屈,左右重复,操作3次。治疗组:外用自制活血通络外敷散,方由威灵仙、独活、桂枝、细辛、川芎、三七组成,上药干燥、研末、过筛,每晚临睡前,取少许药末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腰椎压痛点,外敷小块塑料布,胶布固定,清晨睡醒后取下。同时口服中药加减身痛逐瘀汤,方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秦艽、地龙、牛膝、鸡血藤、杜仲、补骨脂、川断组成,采用自动煎药机水煎包装,2次/日,200mL/次,口服。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负重,治疗3周后停药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 较参照哈尔滨市姚氏中医骨伤病研究所的疼痛程度分级。0级:无明显疼痛,可妥善处理生活,无需治疗,0分;1级:偶有腰腿疼痛,但程度轻微,生活自理,不影响睡眠,1分;2级:经常有腰腿疼痛,发作时较痛苦,生活尚能自理,有时影响睡眠,2分;3级:腰腿痛持续发作,大部分生活需帮助,经常影响睡眠,3分;4级:腰腿痛使病人处于强迫体位,生活完全靠帮助,严重影响睡眠,4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的变化。
1.4.2 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原则》制订疗效判断标准。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恢复正常活动;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疼痛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以阳性,劳累后可加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不能胜任工作。据上述标准,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