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48967
槟榔促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量效及机制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年第1期
槟榔促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量效及机制探讨
槟榔促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量效及机制探讨

     1.2 方法

    1.2.1 实验药物槟榔浓度的确定 参照槟榔临床常用剂量每次10 g,假设服药后主要成分全部吸收循环到体内,以此浓度为基准。根据人体与动物的换算标准,确定槟榔的实验浓度。

    1.2.2 实验步骤 动物购进后适应性饲养1周,每次取1只,禁食不禁水24h,颈椎脱臼处死,开腹,迅速自肛门上2cm处取长约8cm结肠,轻柔洗净,剪成小段置于4℃ Krebs液中,沿肠系膜剪开结肠,取肠系膜对侧结肠纵肌肌条 (10mm×2mm),浴槽中同时悬挂4根肌条,每根肌条一端以非弹性细丝固定于浴槽 (容积10mL)中,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以1mL/min的流速持续灌流Krebs液,持续给予95% O2加5% CO2,施加约500mg预初张力,平衡60min,以结肠平滑肌自律性规则、稳定的自发收缩为平衡标准。

    平衡后,滴加药物于浴槽中,加药顺序NS(空白对照)、Ach及4个浓度梯度的槟榔,每种药物每次均滴加100μL,其终末浓度分别为0.09g/L, 1×10-6mol/L,0.01g/L、0.1g/L、1g/L、10g/L,加入药物并记录收缩曲线。药物每次均重复加2~3次,取均数后作为实验数据。滴加药物时要等待肌条平衡至基础张力引发的收缩基本回到零位。分析对象为加药后5 min内出现的最大收缩振幅 (g)和曲线下面积 (g•s)。实验数据以最大收缩振幅和曲线下面积占Ach引发的收缩百分率表示。
, 百拇医药
    重新调整肌条平衡后,以滴加槟榔100g/L引起的肌条收缩作为空白对照,5min后依次滴加酚妥拉明 (终浓度1×10-5mol/L),维拉帕米 (终浓度1×10-7 mol/L),阿托品 (终浓度1×10-6mol/L)进行孵育,并皆于1min后滴加槟榔 (终浓度1 g/L),每次加入药物并记录收缩曲线5min,待波形平衡后再加入下一种药物。分析对象为加入槟榔后5min内的收缩曲线,实验数据以最大收缩振幅和曲线下面积占空白组的百分率表示。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所有数值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并作One-way ANOVA统计处理,用Fisher LSD法多重比较。以Ach组及空白组的观察指标为100%分别标准化相应的观察指标作图,以减少实验动物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

    2 结 果

    2.1 不同浓度AS对大鼠结肠平滑肌自发收缩的影响
, 百拇医药
    以Ach激发的平滑肌的收缩指标为100%,随AS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各组最大收缩振幅结果:AS 1g/L (63.53±19.87)%(P=0.303),AS 10g/L 81.62%±7.03%(P=0.019),AS 100g/L(106.52±26.93)%(P=0.0001),AS 1000g/L(122.11±26.75)%(P=0.0001)。各组面积结果:AS 1g/L(41.80±11.04)%(P=0.334),AS 10g/L(68.16±12.56)%(P=0.002),AS 100g/L(151.07±27.78)%(P=0.0001),AS 1000g/L(222.32±24.54)%(P=0.0001)。各组与NS对照组比较,其中AS终浓度0.1g/L、1g/L、10g/L组最大收缩振幅和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br>

    2.2 3种阻断剂孵育后对槟榔促进离体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效应的影响

    以AS (100g/L)引起的平滑肌的收缩指标为100%,并作为对照组。各组最大收缩振幅结果:FTLM组(101.32±5.90)%(P=0.764),WLPM组(74.03±9.49)%(P=0.0001),ATP组(12.77±9.98)%(P=0.0001)。各组面积结果:FTLM组(98.16±3.41)%(P=0.676),WLPM组(73.10±11.92)%(P=0.0001),ATP组(11.45±8.54)%(P=0.0001)。与AS组相比,ATP组、WLPM组对肌条的收缩有抑制作用,其收缩振幅和面积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其有阻断作用;而FTLM组的比较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槟榔又叫大腹子或海南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成熟干燥种子,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之功,可治疗食积气滞,腹痛胀满便秘等病症。历代本草多有记载,《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新修本草》曰:“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道”。《本草名言》曰:“槟榔入胸腹破滞气而不停”。《用药心法》曰:“槟榔,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现代实用中药》曰:“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槟榔的这一功能与其有促胃肠运动的作用有关。药理研究发现槟榔可兴奋胆碱能M受体,对平滑肌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可引起胆囊收缩,兴奋子宫平滑肌。而且槟榔能明显增强胃平滑肌收缩幅度,有调节胃肠激素的作用[1]。

    FD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FD不是一个明确的、单一的疾病过程,而是包括多种不同机制和多因素所致的综合征,且没有器官或结构上的异常被发现来解释这些症状的出现。目前普遍认为胃肠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胃排空延迟曾被认为是FD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4]。研究表明,胃排空延迟与消化不良症状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相关,胃固体食物排空障碍患者更易出现餐后饱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国内研究显示,FD患者中31.8%存在胃排空延迟,45.5%存在近端胃容受性障碍。有研究者通过同位素和超声研究证实FD患者胃内容物分布异常,在远端胃积聚相对较多,提示餐后近端胃容受功能受损。餐后胃容受功能降低往往伴有胃内压力上升,激活胃壁机械感受器,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症状[5]。Talley等[6]发现40%患者存在近端胃容受性障碍,并与早饱症状有关。有研究者认为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是引起上腹饱胀、嗳气、早饱等症状的主要原因。用双核素标记试验检测60例FD和27例正常人的胃排空功能,38%的FD患者固体和液体排空时间同时延迟[7]。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肌电和运动异常出现在FD病人中,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胃窦低动力、胃运动节律紊乱、异常的小肠传输以及小肠动力紊乱等,这些异常单独或不同组合出现于50%的FD病例中。FD与中医学痞症的发病机制相似[8],属于祖国医学的“痞证”、“胃脘痛”、“纳呆”等证的范畴,多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伤胃,劳倦伤脾等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退,中焦痞塞不通所致。实验制作大鼠的FD模型,研究显示槟榔能明显增加正常和FD大鼠胃平滑肌的收缩幅度,说明槟榔能明确的促进胃动力,是其行气导滞功效的药理基础[1]。
, http://www.100md.com
    离子通道的信号传递也是细胞外信号调控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有赖于Ca2+,Na+,K+等多种离子的存在,其中Ca2+ 是肠道平滑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者。现已明确,Ach是胃肠道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可以与毒蕈碱的M型受体结合。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Ach作用于平滑肌M受体后可开放质膜上Ca2+ 通道,产生内流致肌收缩[9]。本课题组已经通过培养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发现槟榔提取物氢溴酸槟榔碱 (Ah)可引起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升高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且其收缩效应可以被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所抑制[10],并且随着氢溴酸槟榔碱浓度的增大,对结肠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移动的作用影响亦增强[11],其收缩作用主要是通过细胞外Ca2+的内流介导[12]。本研究中加入Ca2+ 阻断剂维拉帕米和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后,肌条的收缩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提示槟榔的促进作用经由M-胆碱能受体,I型电压依赖性Ca2+ 通道介导。而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不明显,说明槟榔的作用与其关系不大。本实验通过离体结肠平滑肌条,观察了槟榔作用的量效关系,其促进肌条收缩的作用是明确的。随着槟榔浓度的增大,其促进作用加强,在高浓度组,其促进作用强于相应Ach的作用。, 百拇医药(吕 涛 魏睦新)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