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1992794
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杨 威 张学进 郭 勇
第1页

    参见附件(2872KB,4页)。

     据中医传统思维之所见,血瘀证且同时兼有气虚、气滞、血虚、痰阻、偏寒或偏热等情况,可有不同的中医分型,如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及热毒血瘀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的概念早已为人熟晓,但传统观念中“热”是可以活血化瘀的,譬如跌打损伤后局部热敷活血化瘀,或者受寒后饮酒生热活血散寒,所以对于“热毒血瘀”这一概念人们往往存在着疑问。这种疑问的产生在于人们只注意到了“热”而忽视了“毒”。此“热”因“毒”而生,“毒”受“热”助乃蕴留,故“热毒”当指热邪火毒滞留难祛而耗损人体津液,是致机体发生“血瘀”这一病理性改变的主要病因之一。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72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