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文献研究思路述评与展望(3)
2.2 横向研究
横向联合研究是指对于学术思想特征较为相似的数本著作的相关方面研究,以得出某一方面的共同特点。
2.2.1 中医辨证方法角度 邹世洁[55]等将《病源》舌象特点与《千金方》作比较探讨,并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赵瑞珍[56]通过对《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中脏腑辨证特征来探索隋唐时期脏腑辨证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时脏腑辨证方法学的十大特点。认为本阶段奠定了脏腑辨证形成的基础,为脏腑辨证的真正形成打下基石,其贡献不可磨灭。
2.2.2 疾病个性研究 李兴民[57]提出可从疾病个性研究的角度对隋唐医书进行考察研究。研究《病源》对某一疾病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应《千金》、《外台》等方书的治疗方剂,可对疾病个性进行研究,反映疾病发展全过程和当时侧重病源的治疗手段。然而用此种思路进行研究的学者尚不多,仅在温病学领域有类似的研究[58]。
, 百拇医药
2.3 全面综合研究
亦即综合纵、横向两种研究方法,对书中学术思想作纵横交错的研究。严世芸主编的《中医学术发展史》[59],将《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作为研究元素,置于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长卷中,进行断代学术史研究。这些研究元素的某一方面,在学术发展史中,代表着当时该方面的最高水平。通过描绘这些最高水平的点,积点成线,勾勒出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3 讨论与展望
以上是对当前研究《病源》一书的各种文献研究方法的概述。从研究素材看,这些研究有以单本书为切入点的,有以数本书为联合研究对象。从研究角度看,有语词版本、段落考证的文献学学科角度研究;也有从中医学术角度的研究,其中又分临床角度研究和实验角度研究,但更多的是不可避免地放到当时的时代中进行学术研究。
由于《病源》一书的临床实用性,大量临床学者从各个不同专病专科角度进行挖掘整理并密切联系临证。其中产生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推广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不一定完全成熟,但都是对《病源》文献学研究方法论的有益探讨。有些思路可以给我们以进一步启发,如针对隋唐时疾病个性理法方药的联合研究,可以将《病源》一书的病机理论与稍后的《千金方》、《外台秘要》中记录的大量方剂相联系,探索蕴涵其中的内在联系。这种研究思路在目前所见的文献中没有出现,仅横向研究中的“个性疾病研究”与之有相似之处。将这些内在联系的结论,也就是隋唐理法方药使用经验,与当今中医内科学使用理法方药的经验相比较,定能发现古人遣方用药与今日之不同。如能从中重新发现目前临床已经不太常用的治法方药,将其重新运用于现代疾病的治疗,则必可为当今之中医临床锦上添花。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21.
[2] 孙溥泉.巢元方及其《诸病源候论》[J].陕西中医,1981,2(1):44-45.
[3] 乔文彪,孙理军.《诸病源候论》版本流传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43.
[4] 宋白杨.《诸病源候论》病候考源[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7.
[5]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6] 篠原孝市,编集.诸病源候论[M].东京: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
, http://www.100md.com
[7]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鲁兆麟主校,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8]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刘晓峰点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
[9]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0.
[10]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11] 宋白杨.《外台秘要》中《诸病源候论》条文辑佚[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4-5.
[12] 曹烨民,赵小英.从《诸病源候论》看隋代的外科学水平[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4):8-9.
[13] 郭振球.《诸病源候论》在妇科学中的成就[J].中医函授通讯,1989(4):26-27.
, 百拇医药
[14] 周聪和.浅述《诸病源候论》男科学术成就[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4):14-15.
[15] 牛敏国.《诸病源候论》对儿科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1):8.
[16] 黄健.《诸病源候论》对中国古代精神病学发展的贡献[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07-210.
[17] 魏贻光.关于《诸病源候论》对于骨伤病症综合疗法的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6):48-50.
[18] 丁虹.《诸病源候论》鼻病病因病机解析[J].中医研究,2010,23(2):75-77
[19] 黄星垣.《诸病源候论》对急症的论述和贡献[J].辽宁中医杂志,1986,13(4):14-15;(5):3-5;(6):17-18.
, http://www.100md.com
[20] 吴华强.《诸病源候论》虚劳侯提要[J].中医临床与保健,1989,1(2):47-50.
[21] 陈宪海,陈召华,周钦荣.《诸病源候论》论治肺胀特色及对现代临床的启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503-505.
[22] 陆志强.《诸病源候论》血病诊治思想的探讨[J].中医药学报,1990(2):12-14.
[23] 喻嵘,吴勇军,陈大舜.隋唐医家对消渴病的论治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0):443-444.
[24] 王秀莲.试论《诸病源候论》对温病学的贡献[J].天津中医药,1988(4):39.
[25] 程磐基,张再良,刘俊.《诸病源候论》外感热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2(4):28-30.
, 百拇医药
[26] 舒鸿飞.讨论《诸病源候论》对痰与饮的贡献[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4):17-19.
[27] 潘桂娟,金兰香.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学术发展的贡献[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9-11;63.
[28] 黄俊卿.论《诸病源候论》的痹病理论体系[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6):2-3.
[29] 江晁佑.唐代御撰方书黄疸病证治探讨[D].天津:天津中医学院,2005.
[30] 翟书正.《诸病源候论》略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8(2):208-216.
[31] 喻自成.对《诸病源候论》“毒病”之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87(5):40-42.
, 百拇医药
[32] 阳晓,朱文锋.《诸病源候论》小便病候辨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1):7-8.
[33] 张建伟.《诸病源候论》不孕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医文献杂志,2008(3):15-17.
[34] 钱伯文.浅谈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J].中成药研究,1982(4):22-23.
[35] 江凤枝,袁文武.《诸病源候论》血吸虫病文献考述[J].1997,19(2):11-12.
[36] 徐爱良.《诸病源候论》神志病变与脑病辩证[J].山西中医,1996,12(1):52-53., 百拇医药(姚洁敏,指导:严世芸)
横向联合研究是指对于学术思想特征较为相似的数本著作的相关方面研究,以得出某一方面的共同特点。
2.2.1 中医辨证方法角度 邹世洁[55]等将《病源》舌象特点与《千金方》作比较探讨,并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赵瑞珍[56]通过对《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中脏腑辨证特征来探索隋唐时期脏腑辨证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时脏腑辨证方法学的十大特点。认为本阶段奠定了脏腑辨证形成的基础,为脏腑辨证的真正形成打下基石,其贡献不可磨灭。
2.2.2 疾病个性研究 李兴民[57]提出可从疾病个性研究的角度对隋唐医书进行考察研究。研究《病源》对某一疾病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应《千金》、《外台》等方书的治疗方剂,可对疾病个性进行研究,反映疾病发展全过程和当时侧重病源的治疗手段。然而用此种思路进行研究的学者尚不多,仅在温病学领域有类似的研究[58]。
, 百拇医药
2.3 全面综合研究
亦即综合纵、横向两种研究方法,对书中学术思想作纵横交错的研究。严世芸主编的《中医学术发展史》[59],将《病源》、《千金方》、《外台秘要》作为研究元素,置于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长卷中,进行断代学术史研究。这些研究元素的某一方面,在学术发展史中,代表着当时该方面的最高水平。通过描绘这些最高水平的点,积点成线,勾勒出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3 讨论与展望
以上是对当前研究《病源》一书的各种文献研究方法的概述。从研究素材看,这些研究有以单本书为切入点的,有以数本书为联合研究对象。从研究角度看,有语词版本、段落考证的文献学学科角度研究;也有从中医学术角度的研究,其中又分临床角度研究和实验角度研究,但更多的是不可避免地放到当时的时代中进行学术研究。
由于《病源》一书的临床实用性,大量临床学者从各个不同专病专科角度进行挖掘整理并密切联系临证。其中产生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推广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不一定完全成熟,但都是对《病源》文献学研究方法论的有益探讨。有些思路可以给我们以进一步启发,如针对隋唐时疾病个性理法方药的联合研究,可以将《病源》一书的病机理论与稍后的《千金方》、《外台秘要》中记录的大量方剂相联系,探索蕴涵其中的内在联系。这种研究思路在目前所见的文献中没有出现,仅横向研究中的“个性疾病研究”与之有相似之处。将这些内在联系的结论,也就是隋唐理法方药使用经验,与当今中医内科学使用理法方药的经验相比较,定能发现古人遣方用药与今日之不同。如能从中重新发现目前临床已经不太常用的治法方药,将其重新运用于现代疾病的治疗,则必可为当今之中医临床锦上添花。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21.
[2] 孙溥泉.巢元方及其《诸病源候论》[J].陕西中医,1981,2(1):44-45.
[3] 乔文彪,孙理军.《诸病源候论》版本流传考[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43.
[4] 宋白杨.《诸病源候论》病候考源[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7.
[5]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6] 篠原孝市,编集.诸病源候论[M].东京:东洋医学研究会,1981.
, http://www.100md.com
[7]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鲁兆麟主校,黄作阵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8]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刘晓峰点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
[9]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0.
[10]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11] 宋白杨.《外台秘要》中《诸病源候论》条文辑佚[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4-5.
[12] 曹烨民,赵小英.从《诸病源候论》看隋代的外科学水平[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4):8-9.
[13] 郭振球.《诸病源候论》在妇科学中的成就[J].中医函授通讯,1989(4):26-27.
, 百拇医药
[14] 周聪和.浅述《诸病源候论》男科学术成就[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4):14-15.
[15] 牛敏国.《诸病源候论》对儿科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1):8.
[16] 黄健.《诸病源候论》对中国古代精神病学发展的贡献[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07-210.
[17] 魏贻光.关于《诸病源候论》对于骨伤病症综合疗法的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6):48-50.
[18] 丁虹.《诸病源候论》鼻病病因病机解析[J].中医研究,2010,23(2):75-77
[19] 黄星垣.《诸病源候论》对急症的论述和贡献[J].辽宁中医杂志,1986,13(4):14-15;(5):3-5;(6):17-18.
, http://www.100md.com
[20] 吴华强.《诸病源候论》虚劳侯提要[J].中医临床与保健,1989,1(2):47-50.
[21] 陈宪海,陈召华,周钦荣.《诸病源候论》论治肺胀特色及对现代临床的启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503-505.
[22] 陆志强.《诸病源候论》血病诊治思想的探讨[J].中医药学报,1990(2):12-14.
[23] 喻嵘,吴勇军,陈大舜.隋唐医家对消渴病的论治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0):443-444.
[24] 王秀莲.试论《诸病源候论》对温病学的贡献[J].天津中医药,1988(4):39.
[25] 程磐基,张再良,刘俊.《诸病源候论》外感热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2(4):28-30.
, 百拇医药
[26] 舒鸿飞.讨论《诸病源候论》对痰与饮的贡献[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4):17-19.
[27] 潘桂娟,金兰香.论《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学术发展的贡献[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9-11;63.
[28] 黄俊卿.论《诸病源候论》的痹病理论体系[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6):2-3.
[29] 江晁佑.唐代御撰方书黄疸病证治探讨[D].天津:天津中医学院,2005.
[30] 翟书正.《诸病源候论》略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8(2):208-216.
[31] 喻自成.对《诸病源候论》“毒病”之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87(5):40-42.
, 百拇医药
[32] 阳晓,朱文锋.《诸病源候论》小便病候辨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17(1):7-8.
[33] 张建伟.《诸病源候论》不孕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医文献杂志,2008(3):15-17.
[34] 钱伯文.浅谈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J].中成药研究,1982(4):22-23.
[35] 江凤枝,袁文武.《诸病源候论》血吸虫病文献考述[J].1997,19(2):11-12.
[36] 徐爱良.《诸病源候论》神志病变与脑病辩证[J].山西中医,1996,12(1):52-53., 百拇医药(姚洁敏,指导:严世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