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和则卧不安”辨治失眠研究现状(2)
现代生活饮食结构变化,应酬增多,聚众豪饮,过食生冷,恣食肥甘,嗜饮烈酒,饮食热量增加,夜间进食过饱,脾胃负担过重,运化不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加大,人际关系复杂,妄作劳役,思虑过度,七情失常,可使脾胃运化迟滞;脑力劳动增加,喜坐少动,脾胃气机不畅;夜生活过度、夜间工作、沉溺网络,无规律就寝,胃肠节律受到干扰,脾胃功能失常;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化学药物滥用等,均可损伤脾胃气机,致使胃内寒热(火)、痰饮、饮食、湿热、瘀血错杂,虚实并见;总之外感、内伤、饮食、七情、劳役,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胃气不和,而形成失眠。2.2 辨证论治 徐建新[16]认为,肝胃不和,脾虚失运,胃阴亏耗,痰湿中阻等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睡眠,而中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调节其脾胃功能,使脾胃恢复和谐。因胃肠功能“胃宜降则和,腑以通为补”的原则,所以通降药物的临床运用对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毛臻[17]认为失眠的治法繁多,从脾胃入手主要有补脾和胃法、疏肝和胃法、暖肝和胃法、化痰和胃法、攻下和胃法。李景[9]提出以虚实论治,若以食滞痰浊,胃腑不和为主证,则方以温胆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主之,若以食后腹胀、便溏、面色无华为主,则方以归脾汤为之,随症加减。梁柳文[18]对脾胃之病所致之失眠者,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效。胃虚寒用茯苓甘草汤、小建中汤、理中丸(汤)等加减化裁,补脾益(温)胃;胃热者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清泄胃热以安神;痰热者用小陷汤加味治疗,清热豁痰以安神;胃肠食滞者用生姜泻心汤加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