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对防治脾胃病变的指导意义(1)
摘 要: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对防治脾胃病变的指导意义。方法:归纳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治未病”思想防治脾胃病变进行探讨。结论:防治脾胃病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体现“治未病”思想的一个关键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脂肪肝等脾胃系疾病时,时刻贯彻“治未病”思想,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关键词:治未病;脾胃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685-03
收稿日期:2010-11-19
作者简介:刘凤斌(196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对于疾病防治原则的最高概括,对于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意义巨大。随着当今社会竞争与压力日益增加,疾病谱以及医学理念亦随之发生改变【sup】【/sup】[1-10],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sup】【/sup】[11-14]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要求由单纯治愈向更高健康层次发展,“治未病”思想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如何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临床便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古代医家提出的疾病防治原则,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伤寒杂病论》及《难经》等亦对其有着具体的阐述,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对其加以深化补充,如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等阶段,清叶桂《温热论》有关“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均对其作出了精辟的阐释。总而言之,根据文献记载以及个人理解,“治未病”思想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未病先防 扶正御邪
疾病的发生总离不开一定的病因,对于疾病的病因,《灵枢·百病始生》记载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也”;《金匮要略》中亦有“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描述;宋代陈无择的“三因说”更是明确指出了病因在发病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亦不能忽略了人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未病先防”即是要求我们遵从“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教导,主动避开有害的致病因素,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平素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加强身体锻炼,主动地全面地调摄形与神,以期身体健康,正气充足,足以抵抗病邪。
1.2 见微知著 及早诊治
疾病发生之前常会有一些先兆的症状表现,如金元医家刘河间论治“中风之发生多以拇指麻木为先驱症状”等。在日常生活中,见微知著显得格外重要,譬如说某些传染病,一旦我们及早察觉到其早期表现,完全可以通过保护易感人群或切断其传播途径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如“非典”时期的对已确诊或可疑者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其传染给他人的几率,同时进行积极地早期干预以延缓病程的进展和改善病者的预后等。《内经》中:“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正是“见微知著”重要性的真实体现。
1.3 既病防变 防邪深入
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可循的,所谓的“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均是其经典的诠释。比如临床上感受温邪的病人,最初往往表现为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的卫分证,或以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及尿赤等为主的气分证,若在此时及早给予疏风宣肺清气之品,则往往病解而向愈,不仅可控制病邪的蔓延,而且亦可避免正气过度耗损,以利于正气驱邪外出,机体恢复健康;反之,若因循失治,则病邪步步深入,进迫五脏,导致正气衰败,病情恶化。因此,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如能准确地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提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正如《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言,何愁疾病不愈。
1.4 病后调理 以防复发
《素问·热论》云:“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即是明确指出了疾病向愈之后调理的重要性。譬如说临床上痰饮病的论治,遵“当以温药治之”后,病即有向愈之象,但仍缠绵难愈,究其原因不外乎病后调理及护理不当;痰饮之形成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气化不利,同时水为阴邪易伤阳气,加重此病理过程;因此只有时刻注意穿衣避风寒等以顾护机体之阳,禁食生冷寒凉之品,避免伤害机体已损之阳气,宜食温和暖胃之品以健运中焦之气,以利于机体行气化水、阳复湿化,疾病痊愈而解。总之,病后机体多正气极虚,邪气未尽,合理饮食,调理脏腑,以达阴阳协调,是防治疾病缠绵难愈及复发的必然选择。
2 脾胃与“治未病”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胃与“治未病”关系密切。具体而言,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脾胃为后天之本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人之生,全赖五味所化之精气,而脾胃之运化吸收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资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供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所用;其次,脾胃主运化水湿,可与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相配合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再次,李东垣《脾胃论》所言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邓铁涛教授之“内在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从发生”等观点,亦强有力地体现了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性。总之,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体之正复驱邪,疾病向愈意义重大。
2.2 人以胃气为本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记有“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如清叶天士“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均指出了临床上治疗疾病时应以顾护胃气为要。胃气是机体健康的体现,胃气旺盛又是疾病康复的关键所在,即所谓“得胃气者昌,失胃气者亡”。脾胃若能健运,病者则可吃药和进食物,方可使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得以充足,以利于机体驱邪外出;病后初愈,症状多消失,但大多正气虚弱余邪未尽,此时如不小心顾护胃气,极易病复,缠绵难愈。
3 “治未病”思想对脾胃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在脾胃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始终贯穿健运脾胃、顾护胃气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治未病”对脾胃疾病防治的思想,现就以下疾病举例说明之。
3.1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症,主要表现是胃肠道的相关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同时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而且确无器质性病变。该类疾病临床上非常常见,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而且对医疗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我们在社区和临床实践中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该类人群,将会极大地减少其发生与复发。首先在饮食上,要饮食有节,《内经》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澼伤”,亦云:“因而饮食,筋脉横解,肠为痔”,即是指平素饮食不可过饱过饥,抑或过于膏粱厚味等以致五味太过或不及而发生病理现象;更要根据“顺时养生”,春季属肝,主风,应该慎食辛辣发散之品;夏季为炎热之季,可食少许解暑之物,但不可过于寒凉,以防败胃;秋属燥,宜食甘凉生津之品以资胃阴,不可过食煎炸之物;冬季主寒凉,宜食温热之品,以温运助脾行运化之职。其次在情志方面,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等,要求个人排除私心杂念、不患得患失、不贪求妄想等;同时要顺时调畅情志,如春天宜条达舒畅,夏天当充实,秋天宜内收,冬天宜藏而不露等,以使七情不可太过,以免伤及脏腑而发生疾病;最后在劳作方面,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正如《内经》所言:“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亦可运用中医传统之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强体之术,以抒发机体阳气,帮助脾胃运化功能。, http://www.100md.com(刘凤斌 李京伟)
关键词:治未病;脾胃病;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685-03
收稿日期:2010-11-19
作者简介:刘凤斌(196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对于疾病防治原则的最高概括,对于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意义巨大。随着当今社会竞争与压力日益增加,疾病谱以及医学理念亦随之发生改变【sup】【/sup】[1-10],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sup】【/sup】[11-14]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要求由单纯治愈向更高健康层次发展,“治未病”思想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如何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临床便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古代医家提出的疾病防治原则,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伤寒杂病论》及《难经》等亦对其有着具体的阐述,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对其加以深化补充,如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等阶段,清叶桂《温热论》有关“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均对其作出了精辟的阐释。总而言之,根据文献记载以及个人理解,“治未病”思想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未病先防 扶正御邪
疾病的发生总离不开一定的病因,对于疾病的病因,《灵枢·百病始生》记载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也”;《金匮要略》中亦有“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描述;宋代陈无择的“三因说”更是明确指出了病因在发病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亦不能忽略了人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未病先防”即是要求我们遵从“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教导,主动避开有害的致病因素,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平素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加强身体锻炼,主动地全面地调摄形与神,以期身体健康,正气充足,足以抵抗病邪。
1.2 见微知著 及早诊治
疾病发生之前常会有一些先兆的症状表现,如金元医家刘河间论治“中风之发生多以拇指麻木为先驱症状”等。在日常生活中,见微知著显得格外重要,譬如说某些传染病,一旦我们及早察觉到其早期表现,完全可以通过保护易感人群或切断其传播途径来达到防治的目的,如“非典”时期的对已确诊或可疑者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其传染给他人的几率,同时进行积极地早期干预以延缓病程的进展和改善病者的预后等。《内经》中:“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正是“见微知著”重要性的真实体现。
1.3 既病防变 防邪深入
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可循的,所谓的“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均是其经典的诠释。比如临床上感受温邪的病人,最初往往表现为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的卫分证,或以发热不恶寒、口渴、汗出、心烦及尿赤等为主的气分证,若在此时及早给予疏风宣肺清气之品,则往往病解而向愈,不仅可控制病邪的蔓延,而且亦可避免正气过度耗损,以利于正气驱邪外出,机体恢复健康;反之,若因循失治,则病邪步步深入,进迫五脏,导致正气衰败,病情恶化。因此,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如能准确地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提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正如《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言,何愁疾病不愈。
1.4 病后调理 以防复发
《素问·热论》云:“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即是明确指出了疾病向愈之后调理的重要性。譬如说临床上痰饮病的论治,遵“当以温药治之”后,病即有向愈之象,但仍缠绵难愈,究其原因不外乎病后调理及护理不当;痰饮之形成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气化不利,同时水为阴邪易伤阳气,加重此病理过程;因此只有时刻注意穿衣避风寒等以顾护机体之阳,禁食生冷寒凉之品,避免伤害机体已损之阳气,宜食温和暖胃之品以健运中焦之气,以利于机体行气化水、阳复湿化,疾病痊愈而解。总之,病后机体多正气极虚,邪气未尽,合理饮食,调理脏腑,以达阴阳协调,是防治疾病缠绵难愈及复发的必然选择。
2 脾胃与“治未病”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胃与“治未病”关系密切。具体而言,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脾胃为后天之本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人之生,全赖五味所化之精气,而脾胃之运化吸收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资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供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所用;其次,脾胃主运化水湿,可与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相配合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再次,李东垣《脾胃论》所言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邓铁涛教授之“内在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从发生”等观点,亦强有力地体现了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性。总之,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体之正复驱邪,疾病向愈意义重大。
2.2 人以胃气为本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记有“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如清叶天士“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均指出了临床上治疗疾病时应以顾护胃气为要。胃气是机体健康的体现,胃气旺盛又是疾病康复的关键所在,即所谓“得胃气者昌,失胃气者亡”。脾胃若能健运,病者则可吃药和进食物,方可使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得以充足,以利于机体驱邪外出;病后初愈,症状多消失,但大多正气虚弱余邪未尽,此时如不小心顾护胃气,极易病复,缠绵难愈。
3 “治未病”思想对脾胃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在脾胃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始终贯穿健运脾胃、顾护胃气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治未病”对脾胃疾病防治的思想,现就以下疾病举例说明之。
3.1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症,主要表现是胃肠道的相关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同时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而且确无器质性病变。该类疾病临床上非常常见,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而且对医疗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我们在社区和临床实践中以“治未病”思想指导该类人群,将会极大地减少其发生与复发。首先在饮食上,要饮食有节,《内经》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澼伤”,亦云:“因而饮食,筋脉横解,肠为痔”,即是指平素饮食不可过饱过饥,抑或过于膏粱厚味等以致五味太过或不及而发生病理现象;更要根据“顺时养生”,春季属肝,主风,应该慎食辛辣发散之品;夏季为炎热之季,可食少许解暑之物,但不可过于寒凉,以防败胃;秋属燥,宜食甘凉生津之品以资胃阴,不可过食煎炸之物;冬季主寒凉,宜食温热之品,以温运助脾行运化之职。其次在情志方面,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等,要求个人排除私心杂念、不患得患失、不贪求妄想等;同时要顺时调畅情志,如春天宜条达舒畅,夏天当充实,秋天宜内收,冬天宜藏而不露等,以使七情不可太过,以免伤及脏腑而发生疾病;最后在劳作方面,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正如《内经》所言:“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亦可运用中医传统之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强体之术,以抒发机体阳气,帮助脾胃运化功能。, http://www.100md.com(刘凤斌 李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