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2)
第1页 |
参见附件(2624KB,2页)。
3 疗效评定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皮疹全部消退,无新疹出现;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消退30%以上;无效:皮疹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4 治疗结果
治疗3周后,痊愈80例,好转72例,比较严重的患者治疗加服四环素、红毒素等。在第4周后,痊愈90例,好转7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72%。
5 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火蛛疮”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由肝郁气滞,日久化火,而致肝胆火盛,脾虚湿蕴,外溢肌肤而成。或因正气不足,外受毒邪而发,毒邪与肝火,湿热相搏,经络受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而成本症。临床多从清肝火、利湿热论治,首选龙胆泻肝汤治之。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本病多为年老体弱者。病情错综复杂,虚实互见,单纯泻肝解毒,很难取得满意疗效。只有辨证分型,明析病机、细察病状,分清火、热、湿、毒的孰轻孰重,气血瘀滞的经脉所属,灵活参合,“谨察阴阳而调之”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因人辨证施治,方可取得满意疗效。热毒炽盛型者宜用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解毒,连翘、薄荷辛凉疏散,马勃、板蓝根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热毒壅肝者宜用龙胆草、黄芩、山栀苦寒清热,泻火解毒,泽泻、木通、车前子利湿清热,柴胡、当归疏肝理气,生地、当归凉血滋阴而养血,蒲公英、紫花、地丁加强清热解毒之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利湿之效。热壅脾胃型者宜用黄芩、黄连、栀子清热解毒泻脾胃之火,柴胡梳理肝气,白芍止痛,当归、生地滋阴养血,金银花、大青叶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泻火解毒、养阴止痛之效。现代研究表明 ,胆草、栀子、野菊花、板蓝根、黄芩、蚤休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延胡索等,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某些致炎物质(5-HT)组织胺等的释放,从而起止痛消肿作用。柴胡含皂素、植物固醇具有良好解热镇痛作用,并能抗病毒 。甘草、白芍缓急止痛、解除肌肉神经的痉挛。同时配合西药、中草药外敷,心理饮食疗法共同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疗效稳定,能明显缩短病程,并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京贤、陈文君.带状疱疹辨证论治[J].山东中医杂志,2002,180(10):602-603.
[2] 张信江.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9-50.
[3] 江德胜,余养居.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诊疗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38.
三叉神经痛外治法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药物口服治疗时,配合下列外治法,可提高疗效。
涂擦法:当归、川芎、白芍、细辛、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15克,冰片5克,加入75%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外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3~5天。
贴敷法:地龙、全蝎、细辛、川芎、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混均,装瓶备用。使用时取适量,以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疼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搐鼻法:细辛、花椒各15克,干姜10克,白酒20~30毫升,加水适量煮沸,通过纸筒将药液蒸气吸入鼻腔。每次10分钟,每日两次。
贴足法:吴茱萸10克,研为细末,加面粉少许,用食醋调成稀糊状,外敷双足涌泉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用7~10天痛疼即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2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