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224849
中医心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年第12期
     1 心理论与解剖学的联系

    中医认为心位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肝脏之上,形如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1-3\]。此观点与现代解剖学基本一致。中医在讨论心系理论及五脏制化关系理论时也涉及到了心与血管的联系。心系泛指心与其他脏腑相联系的脉络组织,张介宾对心系一词解释为:“心当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4\]。在讨论五脏之间制化关系时,中医认为心之合脉,主肾。肺主心,肝主肺,脾主肝,肾主脾\[5\]。心主肾,可看作是心脏通过肾动脉支配肾。此外两肾血流量之和约占心输出量的1/4,也能说明肾对心的依赖性。肾主脾,可看作是脾肾韧带由肾抵达脾门,其内的脾动脉穿入脾脏为其供血。另外肾静脉在汇入腔静脉的过程中,也通过广泛吻合支汇入脾静脉。脾主肝,可看作是脾静脉汇入肝门静脉。脾静脉是门静脉主要分支,其回流量直接影响肝血窦的血量。肝主肺,可看作是肝静脉汇入腔静脉后通过右心进入肺动脉。肺主心,可看作是四条肺静脉由肺穿出融为左房,直接控制心输出量。上述制化关系与现代解剖学的血流方向和支配关系惊人的相似,绝非偶然,很可能是古人将初步的解剖知识与长期的生理、病理现象观察结合后得出的结论。

    2 心理论与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联系

    2.1 心主血脉 中医认为心有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并将这种推动作用称为心气。“气行血行”,“气滞血瘀”,就是当心气正常或低下时血液在脉管中的不同表现。中医认为清气为阳,浊气为阴\[6\],从气的物质属性上可将心阳气(清气)看作氧气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