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HPLC法测定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2)
第1页 |
参见附件。
2.5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其中浓度大豆苷121.8μg•mL-1,染料木苷33.45μg•mL-1,大豆苷元36.15μg•mL-1,染料木素16.5μg•mL-1)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连续进样6次,测定供试品溶液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峰面积的RSD值。
2.6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20μL ,分别在0、1、2、4、8、12、24h时间内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峰面积,测定大豆异黄酮总量在24h内的稳定性,结果用相对平均偏差值表示。
2.7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供试品6份,分别以上述方法处理进行测定,结果用相对平均偏差值表示。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取供试品约0.2 g ,精密称定,共6份,各精密加入大豆异黄酮对照品溶液(浓度各为大豆苷120.117μg•mL-1,染料木苷29.54μg•mL-1,大豆苷元33.21μg•mL-1,染料木素18.12μg•mL-1以甲醇为溶剂) 10 mL,余下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测定,计算回收率。
3结 果
3.1对照品HPLC图 见图1。
3.2 阴性对照液HPLC图 结果表明,阴性对照溶液色谱在大豆异黄酮色谱峰相应的位置上无色谱峰,说明在此色谱条件下,制剂中其他成分不干扰大豆异黄酮的测定。 见图2。
3.3 样品液HPLC图 见图3。
3.4 大豆异黄酮4种成分线性关系结果 结果表明各样品在上述浓度范围内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见表1。
3.5对照品溶液中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峰面积的RSD值 大豆苷为1.59%,染料木苷为1.7%,大豆苷元为0.8%,染料木素为1.6%。结果表明精密度符合要求。
3.6稳定性试验 大豆异黄酮总量在24h 内的稳定性,用相对平均偏差值表示为RSD 1.49 %。结果表明稳定性良好。
3.7重复性试验 测得的RSD 1.06%。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
3.8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大豆苷见表2,染料木苷见表3,大豆苷元见表4,染料木素见表5,结果表明加样回收率良好。
4 讨 论
4.1 提取工艺的选择我们比较了不同乙醇浓度的提取工艺,发现60%的乙醇提取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再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提取温度,温度低有利于有效成分不被破坏,但会延长提取时间,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采用60%乙醇渗漉充分提取有效成分需48h,回流只需2h,并且经验证,有效成分含量相似,因此我们采用60%乙醇回流的工艺。经HPLC验证此种工艺下各有效成分出峰良好。相比文献[7]中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脱脂4h后,再用70% 的乙醇溶液(V/V)提取大豆异黄酮,更加简便易行,仪器要求简单,且有效成分含量相似。经HPLC验证此种工艺下各有效成分出峰良好。
4.2 波长选择取大豆异黄酮对照品混合溶液在200~400nm内进行紫外扫描结果发现,在254nm处有最大吸收峰,峰形好,且总峰面积最大,由此确定紫外检测器的检侧波长为254nm紫外分光光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较文献报道的259nm[5]、260nm[8-9]及261nm[4-6]处测定的吸光度更优,且辅料对其无明显干扰。
4.3 柱温选择柱温影响大豆异黄酮有效成分的保留时间及分离度,柱温过高,分离度不好,影响色谱柱寿命;柱温过低,分析时间延长,灵敏度降低。通过试验,本方法确定柱温为室温25 ℃左右。
4.4 流动相的选择有关文献[6]采用乙腈23 %冰醋酸,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3%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大豆异黄酮保留时间相对较长(50min左右),且操作繁琐。本文以甲醇-0.09%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所得色谱峰峰形好, 大豆异黄酮保留时间大为缩短(小于25min),避免了梯度洗脱,操作简便,分离效果佳。
参考文献
[1] 李娜,黄庆柏.淡豆豉中的异黄酮成分及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中药,2008,10(7):18-19.
[2] 虞丹.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07,19(2):9-12.
[3] 刘葵, 张恩娟.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6,17(1):67-69.
[4] 牛丽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5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