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203488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初步药效学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田港 黄玉叶 余跃 宋霄宏
第1页

    参见附件。

     2.2.4观察和指标检测(1)一般情况:每天定期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活动、饮食、毛色及粪便情况,体重每天测量一次并记录。(2)抑瘤率检测:于接种第11天,处死小鼠,解剖,取肿瘤组织,称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抑瘤率:抑瘤率%=(1-实验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3)脏器指数检测:于接种第11天,处死动物,取出小鼠胸腺及脾脏后分别称重,得到胸腺指数(100×胸腺重量/体重)及脾指数(100×脾脏重量/体重)。(4)细胞因子TNF-α,IFN-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具体检测步骤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2.5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3结果

    2.3.1各实验组小鼠一般状况观察接受实验的各组小鼠,在肿瘤接种后前3天,未发现明显异常及差别,第4天开始,各组小鼠的右前肢腋窝下均可摸到米粒大小的肿瘤块,模型对照组、临床汤剂组小鼠均出现活动减少,觅食不积极。芪蟾靶向浸膏各实验组一般情况良好,小鼠比较活泼,觅食积极。此后各实验组小鼠肿瘤逐日增大,其中以模型对照组增大较为明显。芪蟾靶向浸膏各实验组状况良好,小鼠无明显消瘦和竖毛现象,但觅食有所减少。随肿瘤瘤体增大,各组小鼠活动减慢。

    2.3.2各实验组抑瘤率比较根据表1结果显示, 临床汤剂组、芪蟾靶向浸膏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2.06%、37.41%、33.21%、31.85%。结果提示芪蟾靶向浸膏各剂量组抑瘤效果优于临床汤剂组,尤以低剂量抑瘤率最为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Fu组,临床汤剂组,芪蟾靶向浸膏3个剂量组的瘤重明显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临床汤剂组比较,芪蟾靶向浸膏Ⅰ组、Ⅱ组的瘤重低于临床汤剂组(P<0.05),抑瘤效果好于临床汤剂组。见表1。

    2.3.3各组脏器指数比较如表2所示,与模型对照组,临床汤剂组、芪蟾靶向浸膏各组比较,5-Fu组胸腺指数、脾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临床汤剂组及芪蟾靶向浸膏各剂量组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增加。

    表1各组小鼠瘤重及抑瘤率比较(n=10, ±s)

    组别药物

    (g·kg-1·d-1)瘤重(g)抑瘤率

    (%)模型对照组NS1.7211±0.0568-5-Fu组0.021.0236±0.1354**40.52临床汤剂组8.41.3414±0.3202**△22.06芪蟾靶向浸膏Ⅰ组5.51.0772±0.1812**##37.41芪蟾靶向浸膏Ⅱ组111.1495±0.1915**#33.21芪蟾靶向浸膏Ⅲ组221.1729±0.2199**31.85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与5-Fu组比较,△P<0.05;与临床汤剂组比较,##P<0.01,#P<0.05。

    表2各组小鼠脏器指数比较(n=10, ±s)

    组别药物

    (g·kg-1·d-1)胸腺指数

    (mg/10g体重)脾指数

    (mg/10g体重)模型对照组NS0.1263±0.0190.5445±0.0935-Fu组0.020.1113±0.0180.4727±0.097临床汤剂组8.40.1402±0.026*0.5628±0.096*芪蟾靶向浸膏Ⅰ组5.50.1479±0.021**0.5892±0.086**芪蟾靶向浸膏Ⅱ组110.1427±0.027**0.5726±0.073*芪蟾靶向浸膏Ⅲ组220.1366±0.031*0.5409±0.096注:与5-Fu比较,**P<0.01,*P<0.05。

    2.3.4各组小鼠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比较根据表3结果显示,芪蟾靶向浸膏的3个剂量均能明显提高H22荷瘤小鼠的IFN-γ,TNF-α活性(P<0.05),表明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2.4分析与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细胞失控性增殖以及细胞增殖与丢失的失衡是肿瘤生长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而这种失衡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现已成为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5]。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应用复方中药或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肿瘤疗效确切,同时能减轻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从临床有效方药中寻找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是目前研发抗肿瘤新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动物造模是否成功是本次实验的关键环节。迄今为止,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方法,仍是研究药物抗肿瘤作用最通用的方法,肿瘤生长抑制率是评价肿瘤疗效的重要指标。H22瘤细胞较易在小鼠体内移植,接种于腹腔呈腹水型增长,具有移植成活率高,均一性好,无自发性消退,成瘤稳定,易于操作等优点,是目前肿瘤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型[6]。但据文献报道及本实验观察到接种相同瘤细胞的同一实验组内的小鼠移植肿瘤重量差异较大,故本实验中采用水平直线振摇方式混匀,从抽取腹水时开始到移植完最后一只小鼠的总时间控制在2h以内[7]。在瘤细胞接种后第4天,各实验组小鼠的右前肢腋窝下均可摸到米粒大小的肿瘤块,且逐渐长大,肉眼观察局部隆起,瘤结节向胸廓蔓延。模型对照组、临床汤剂组小鼠均出现活动减少,觅食不积极。芪蟾靶向浸膏各实验组及5-Fu组小鼠瘤结节形成时间及生长势头均不及模型对照组。随肿瘤瘤体增大,各实验组小鼠活动减慢。说明本实验的动物造模型是成功的。结果显示,芪蟾靶向浸膏各组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效果优于临床汤剂组(P<0.05),并可减少患者的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胸腺和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二者对细胞毒剂药物高度敏感,在化疗药物作用下明显萎缩,严重影响其功能,造成其组织结构发生严重损伤,从而抑制机体的免疫和抗病能力。因此,胸腺,脾脏重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并可作为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指标[8]。本实验中5-Fu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芪蟾靶向浸膏各组的上述指标与5-Fu组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临床汤剂组和芪蟾靶向浸膏各组均有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其毒性远小于化疗药物。

    IFN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IFN-γ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据报道其可明显增强MHC-I类和MHC-Ⅱ类抗原的表达、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分化、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充分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抑制细胞生长和促进分化作用,并通过抑制癌基因(如c-ymc和c-fos)的表达、增强机体的免疫原性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而发挥抗肿瘤效应[9-10]。本课题通过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H22荷瘤小鼠的TNF-α,IFN-γ,结果表明芪蟾靶向浸膏对荷瘤宿主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9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