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脉图参数变化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
1.3 排除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合并有内分泌、肝、肺、肾等其它脏器系统严重病变者;有精神性疾病或精神性疾病家族史者;常年服用各类镇静药物或有酒精依赖史者。
2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或钙离子拮抗剂)1个月后复测血压,要求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均有明显降幅,且均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治疗前后各采集1次脉图,比较治疗前后脉图参数的变化。治疗前后均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脉压差(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差×1/3)。
2.2 临床病例脉象信息的采集、分析 观察对象休息15min,安静状态下取正坐或仰卧位。手臂自然前伸与躯体呈20°角,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心向上,手指微微弯曲,腕关节下垫松软脉枕,使局部气血畅通,便于诊察脉象。
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亚太计算机集团联合研制的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左手关部脉图,取7个压力段,第3或4个压力段需为最佳取脉压力脉图,最佳取脉压力段采集时间为60s,其余压力段采集时间为10s,选择最佳压力脉图备作脉图参数分析。
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方法直接观测脉图,得到波峰、波谷幅值和收缩期、舒张期时间等时域信息特征指标。由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自动完成。
主要参数的意义[4]:见图1。h1:主波幅度,为主波峰顶到脉搏波图基线的高度。主要反映左心室的射血功能和大动脉的顺应性。h3:重搏前波幅度,为重搏前波峰顶到脉搏波图基线的高度;h3和h3/h1:主要反映动脉血管弹性和外周阻力状态。h4:降中峡幅度,为降中峡谷底到脉搏波图基线的高度;h4和h4/h1主要反映动脉血管外周阻力大小。h5:重搏波幅度,主要反映大动脉弹性(顺应性)和主动脉瓣功能情况。w、w/t:主波上1/3高度处的宽度值,及其与脉动周期的比值,相当于动脉内持续高压时间在脉动周期中所占比例。其值主要反映动脉管壁弹性和外周阻力大小,是弦脉、滑脉的主要判别指标之一。根据脉图的形成原理,t对应脉动周期时值,t1对应心脏急性射血期,t4对应心脏收缩期,将t4时间段内脉图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称为收缩期脉图面积,用As表示。t5对应心脏舒张期,将t5时间段内脉图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称为舒张期脉图面积Ad。
2.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中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脉图参数进行比较。
3 结 果
3.1 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后较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均有显著降低(P<0.01)。见表1。
3.2 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压力脉图的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治疗前后压力脉图呈现相应变化。前者主波较宽大,后者重波前波和降中峡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重波前波隐没在降中峡附近,降中峡比较低。
表1 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平均动脉压比较(±s)
4 讨 论
弦脉是高血压的主脉[5],以管壁坚挺、紧张度增高为指感特征。在切诊过程中,指下所感觉到的弦为“轻虚以滑”、“端直以长”、“如按琴弦”,据《素问·平人气象论》轻度弦脉“如揭长竿”、重度者“急益劲,如新张弓弦”。在传统的脉象图中可以看出,随动脉血压的增高和张力增强的程度,在弦脉图的图形上,可见不同程度重搏前波抬高。根据其脉图形状将其命名为“平顶弦”、“双峰弦”、“斜峰弦”、“宽腰弦”、和“钝峰弦”。其脉图形态有明显的差异[6-7]。故本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观察高血压治疗前后的脉象参数变化。
将符合条件的4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选择ACEI/ARB和或钙离子拮抗剂),实验前后均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脉压差和平均动脉压,结果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比较治疗前后脉图时域参数,降压药物对脉图的即时影响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脉图形态的改变:主波幅度、重波前波和降中峡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重波前波隐没在降中峡附近,降中峡位置比较低。显示患者的脉象由弦脉转为弦滑脉的脉图特征,指感由弦硬转为柔和。
脉图时域参数的改变:治疗后h3、h4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As面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Ad与治疗前相比也有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参数无显著变化。h1主要与左心室的射血功能和大动脉的顺应性相关,h1降低表明大动脉顺应性改善,左心室的射血功能顺畅。h4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高低,它下降表明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h3主要反映动脉血管弹性和外周阻力状态,它降低反映外周阻力降低,血管顺应性改善。结果表明降压药物可改善动脉血管的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降低舒张压(h3、h4下降) ,降低平均动脉压 (As减低,As+Ad =平均动脉压) ,使人体气血充盛 ,运行流畅。
足够的血量是产生动脉血压的前提,心室射血是产生血压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在高血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大动脉管壁弹性回位在高血压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一方面起到缓冲作用,使收缩压不致过高,并维持舒张压于一定水平,并推动血流在心舒期继续流动。凡能影响上述因素,均能影响动脉血压。研究表明,抗高血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大、小动脉的弹性功能[8-9]。其中ACEI和AngII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断循环和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促进血管内皮合成释放一氧化氮来改善大动脉顺应性,逆转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恢复血管弹性;钙拮抗剂也可改善大动脉的扩张性[10]。文献报道降压治疗引起的动脉结构的变化首先小动脉弹性恢复,其次是大动脉的血管壁的变薄,包括颈动脉壁的结构改变,且可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我们本次的研究时间较短。故降压治疗的作用只是近期效果,表现在降低了外周阻力,小动脉弹性改善,后负荷减少,使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并趋向与正常,减少了对动脉壁的机械损伤,但大动脉僵硬度未得到明显改善。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长期着眼于血压降低本身,但单纯的降压并不伴随着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到预期
水平,因非血压机制(如动脉血管弹性)也参与影响高血压病的预后。本研究提示在应用西药降压的同时使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的中药治疗,并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中药,更能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理论,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同时也表明脉象参数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参考指标的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张大祥.脉图曲线方程的建立[J].江西中医药,1980,2(12):12-14.
[2] 陈德奎.桡动脉压力脉搏仪的数学模式与高血压关系的实验室研究[J].生理学,1987(4):25-26.
[3] 陈德奎.应用数学模式对高血压脉图进行性血流动力学有关系数分析[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报,1989(1):1-6.
[4] 费兆馥.现代中医脉诊学[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3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