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09265
王庆国教授治疗痛风经验撷菁(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闫军堂, 王雪茜, 刘敏, 刘晓倩, 李成卫 王庆国
第1页

    参见附件。

     2.2 慢性缓解期 本病发展至慢性缓解期,多以肾气不足为主,兼有湿热瘀阻脉络之证。临床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甚或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脉沉细弦无力等。治宜补肾培元,扶助正气,兼以清利湿热,王师多在上述清热利湿药物基础上,加用补肾药物,如:淫羊藿、仙灵脾、菟丝子、山萸肉、枸杞子、炒杜仲等,王师常谆谆告诫:痛风发展至后期,证属本虚标实,因此慢性期治本,补肾当为根本大法,否则不易见功。此外,肾气不足当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即使在痛风症状出现之前,亦有肾精、肾气不足的现象,与本病的发生多见于中老年人极为吻合,因此,补肾法在痛风的治疗过程尤应引起重视。且痛风病久,每因气血周流不畅而致 “久病入络”,“久病必瘀”,“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等,若痰瘀痹阻,胶结互阻为患,症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不变,或皮色紫黯,或溃破成瘘管,舌紫黯苔白腻,脉弦或沉涩等。王师多用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以活血化瘀,涤痰通络。方中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活血化瘀兼以养血;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具有祛瘀通络、理气活血之功,秦艽、羌活则祛风湿强筋骨,通经络利关节,止周身疼痛;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使瘀血去、新血生,并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两方合用,治疗痹久不愈、痰瘀互结、疼痛不已者,每收佳效。王师认为病情发展至此,久痹邪深,痰瘀互结,非一般药物所能透达,惟穿透力强,搜风剔络的虫类药,独具善功。临床常选用全虫、蜈蚣、乌梢蛇、土元等,入络搜风,剔除余风顽邪。

    3 生活调摄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饮食方式、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痛风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原发性痛风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属遗传性疾病。因此,痛风的发病与体质及饮食等关系十分密切。王师在对痛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十分强调对饮食的调摄,常嘱患者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味、虾蟹等含嘌呤丰富的食物;鱼虾类、肉类、菠菜等亦含一定量嘌呤,也应尽量少食。同时严禁患者饮酒,并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饮水以加速体内尿酸的排泄。王师鼓励患者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尽量降低体重,以期使高尿酸血症得到有效控制,为患者康复提供有效保证。

    4 病案举例

    4.1 案1 裴某,男,35岁,2009年11月16号初诊。患痛风,右足大趾关节肿热疼痛,不敢行路,痛苦难耐,查血尿酸:506μmol/L,血沉:40 mm/h,未服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西药。伴有口干口苦,汗出多,大便不爽,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此湿热痹阻,热毒炽盛之证,王师治以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方用:加味苍柏散、穿青海甲汤、木防己汤加味,处方:穿山龙20g,苍术20g,黄柏10g,威灵仙15g,忍冬藤20g,海风藤20g,青风藤20g,菟丝子20g,桂枝15g,木防己10g,生晒参15g,土茯苓10g,羌活8g,独活8g,白花蛇舌草15g。7剂,水煎服,日1剂。11月23号复诊。患者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消大半,走路无妨碍,口苦、汗出多亦减轻,舌红苔薄,脉滑。上方既效,王师原方加柴胡8g,生薏仁20g加强清热利湿之功,续服14剂。12月7号三诊,足趾关节肿痛消失,复查血尿酸:380μmol/L,血沉:18 mm/h,,余症均可。王师嘱以二诊方加木瓜15g,菟丝子20g,生黄芪15g,煅牡蛎15g,配成丸药,长期调理,以求巩固。

    按 本案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湿热内阻,壅闭经络,留注骨节,而致关节红肿热痛,不敢行路,痛苦难耐;口干口苦,大便不爽,小便黄,舌红苔黄均为湿热内盛之表现,故而王师选用加味苍柏散、穿青海甲汤、木防己汤加味,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加味苍柏散为王师治疗痛风急性期湿热内阻,证候偏实的效方。方中羌活、独活祛风通络;苍术健脾利湿;赤芍、生地清热凉血活血;防己、木瓜、槟榔利湿消肿;牛膝活血通脉,通利经络关节。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功,配以验方穿青海甲汤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络;木防己汤清热利湿,宣痹止痛。三方合用,针对患者湿热内盛之病机,用之恰当,故而疗效显著。

    4.2 案2 张某,男,51岁,2010年2月11号初诊。患痛风病史5年余,每年发作4~5次,发作时以双足拇趾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剧烈,不敢行路,多服用秋水仙碱以控制病情。本次发作以脚踝关节处明显,局部皮温高,肿痛拒按,查血尿酸:564μmol/L,肾结石病史,已行体外碎石术。伴有神疲乏力,肢体酸重,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胖大苔白腻,脉沉弱等。王师辨为气虚湿热,痹阻关节之证,治以清热利湿,疏风止痛,补虚扶正,方用当归拈痛汤加味。处方:生黄芪10g,生晒参15g,茵陈30g,凤尾草30g,猪苓12g,茯苓12g,知母10g,苦参20g,泽泻12g,黄柏10g,萆薢15g,当归15g,升麻6g,黄芩10g,葛根15g,苍术15g,忍冬藤30g,草河车10g。14剂,水煎服,日1剂。3月2号复诊。药后脚踝关节肿胀疼痛显著减轻,局部已无热象,乏力、体倦、腿软等症亦有改善,原方去草河车10g,忍冬藤减至15g、苦参减至10g,加穿山龙2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加强疏风胜湿之功,续服14剂。三诊时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复查血尿酸已降至正常,精力大好。王师嘱患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巩固疗效,防其复发。

    按 本案患者湿热内阻,兼有气虚,其神疲乏力、肢体酸重、脉沉软即为明证,尤其以肢体酸懒沉重无力为辨证关键,王师针对此气虚湿热之病机,治用当归拈痛汤。本方出自《医学启源》,原书主治[5]:“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王师辨证施治,紧扣其“风邪侵袭,湿热相搏,气血不足”之病机,将其灵活用于治疗痛风病,发挥本方散风清热利湿,益气健脾养血之功,故而奏效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