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37KB,1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3-0383-01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B
下法即运用泻下通便的方法,祛除病邪于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下法的论述甚为详备,有关经文达50多条。其后如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以及清代温病学派对下法运用于急症亦多有发挥和创新。温病学派吴鞠通受“急下存阴”的启示,把下法运用于温病,制定了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及导赤承气汤等5个承气汤,从而更加丰富了下法治疗急症的内容。
1应用范围
1.1消胀止痛:因食滞、燥屎、虫扰而致脘腹卒然胀痛,可用行气通下法消胀止痛,即所谓“通则不痛”之义。若见腹痛拒按,二便闭结,呕吐自汗,烦躁不安者,系里热实证,可用承气辈下之;若见大便秘结,心腹硬痛,手足不温,口不渴,恶寒喜热,小便清长者,系寒积之证,则应治以温下法,可用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等。若胸胁胀满而痛者可用大柴胡汤。
1.2退热:伤寒或温病,热邪内结,壮热而赤,口干烦渴,腹满便秘,或见谵语烦躁,或见热痢,里急后重者,当急下泻热,去除阳明腑实之积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