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第1页 |
参见附件(341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7-1100-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高校毕业的医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实习态度散漫,走马观花,毕业后不能胜任住院医生的职责,部分甚至不能获取临床医生资格证。保证和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当前深化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此,本文就现阶段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寻找解决对策。
1 相关影响因素[1]
1.1 实习时间难以保障:目前医学院校学生一过大学四年级,就进入临床实习期,此时的思想特别复杂,精力不集中,实习时间很难保证。其主要原因是1年后将面临毕业去向选择问题,这是人生一大抉择。如一心考研,就必须有足够的复习时间,如选择就业就要联系单位,或到处应聘。这些均需要精力和时间,处理不好,必然影响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1.2 缺乏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精神:现在的学生都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且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作为一个好医生应有的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精神。对繁杂的临床实习兴趣不大,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主动,不愿多接触病人等现象比较普遍。
1.3 实习管理不严: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学生没有实习阶段考试,只有每个专科的出科考核,虽然带教老师有权可以按“优、良、中、差”给予评定,但部分临床带教老师出于同情学生为了找工作或考研的实际情况,放松临床实习教学,甚至放任自流,使出科考核留于形式,如此下去,势必影响临床实习效果。
1.4 重理论、轻实践:由于各地医学大专院校年年扩招,医学毕业生每年递增,条件较好的大医院对本科医学毕业生的需求甚微,所以不少学生选择读研,对于临床实习不够重视,导致“三基”中严重缺乏“基本技能”。
2 教学措施改革方案
2.1 培养学生刻苦好学精神:现时期的实习生一直成长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对“吃苦”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感性认识,缺乏作为一名合格医生对社会应该负有的责任。特别是当他们由一个长期枯坐教室聆听老师教诲的学生,猛然变成穿着白大褂走进病室面对病人的实习医生的转型期间。因此,加强思想品质教育,帮助实习生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责任感,增强他们为医学事业的献身精神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高尚医德,较之长期的医学知识灌输更为重要。
2.2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2]
2.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的医德观念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医疗知识、产品和技术的商品化,利益至上化,部分医务人员的行为背离了医疗道德,态度冷漠,乱开昂贵检查、药品,因利益的驱使夸大某些药品的疗效,诱导病人进行无效治疗等,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医疗秩序,败坏了医德医风,也使得部分病人对医生的正确处理持怀疑态度,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一些合理的检查或治疗被遭拒绝,这就有碍于病人病情的及时诊治。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交界期,也是职业道德初步形成期。注重对临床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德意义深远。因此,临床带教医生在日常的医疗中,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要教会学生密切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经济承受能力、医疗诊治常规来对其进行合理、合法、合情的有效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