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98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434KB,3页)。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败血症病原菌变迁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以及影响败血症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的98例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败血症。结果:98例败血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102株,属社区获得性败血症 81 例(82.7%) ,医院获得性17 例(17.3%)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分别占34.3%、60.8%、4.9%。社区获得性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真菌和不动杆菌为主。23株金葡菌中苯唑西林耐药率39.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31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占90.3%、61.3%和45.2%, 但对头孢三代、四代及酶抑制剂耐药率较低(12.9%~19.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菌株。院内感染、血小板下降、血糖升高及休克增加了败血症患者病死率。结论: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中真菌和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感染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万古霉素,大肠埃希菌院外败血症可首选头孢三代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关键词】败血症;抗药性;微生物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9-1271-03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为能够及时准确选择抗菌药进行治疗, 现对我院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了解败血症致病菌的变迁、耐药情况以及影响败血症预后的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符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标准同时血培养有病原菌生长[1]。医院内感染败血症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和协调小组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2 资料来源:查阅1998-2004 年住院病历,填写调查表,记录临床感染情况,诱发因素,原发疾病,诊疗经过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 DM ER IEUX公司M NV TEK 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 当培养阳性报警时转种血平板分离培养, 用法国BD MER IEUX 公司V ITEK-32 全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质量控制: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粪肠球菌ATCC29212, 肺炎克雷伯菌ATCC13883,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对鉴定药敏试验进行质量控制, 标准菌株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4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用SPSS 11.5,分类变量用χ2检验,连续变量用t检验,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3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