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454125
寻常痤疮患者皮损中马拉色菌带菌情况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杨典秋
第1页

    参见附件(144KB,1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9-1360-01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B

    在寻常痤疮的微生物感染中以痤疮丙酸杆菌、马拉色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现就寻常痤疮患者皮损中马拉色菌的带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76例寻常痤疮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其中30例面部及躯干部同时取材且镜检有马拉色菌的患者单独列出,做同一患者不同部位马拉色菌形态学比较。其余146例患者做马拉色菌带菌率及其与性别、年龄、部位、病程的关系,病情程度与马拉色菌带菌数量、孢子形态的关系,以及不同部位马拉色菌形态有无区别的调查分析。146例患者中男78例,女68例,年龄12-29岁,病程3个月-10年。病情轻重采用Pillsbury分类法,Ⅰ度62例,Ⅱ度43例,Ⅲ度33例,Ⅳ度8例,按取材部位面部45例,躯干部101例。

    1.2 方法:选择未化脓的炎性丘疹,局部酒精消毒,用连柄手术刀将其挑破,取其内容物薄涂于载玻片上,酒精灯加热固定后用结晶紫染色,然后在油镜下直接镜检,阳性者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及出芽的芽生孢子,记录孢子形态及每3个油镜下的孢子总数。

    2 结果

    2.1 带菌率:146例患者涂片检查,马拉色菌镜检阳性122例,总带菌率83.56%。男67例,带菌率85.90%;女55例,带菌率80.88%。面部取材45例中阳性37例,带菌率82.22%;躯干取材101例中阳性85例,带菌率84.16%;病程3个月-1年32例中阳性26例,带菌率81.25%;1-5年68例中阳性56例,带菌率82.35%;5-10年46例中阳性40例,带菌率86.9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程患者的马拉色菌带菌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2.2 病情程度与马拉色菌带菌数量的关系:Ⅰ度55例,每3个油镜视野下的平均孢子数为5.80个;Ⅱ度37例,平均孢子数为16.32个;Ⅲ度24例,平均孢子数为33.01个;Ⅳ度6例,平均孢子数为41.25个。经卡方检验,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马拉色菌带菌数量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3.45,P0.05)。

    2.5 对30例同一患者面部及躯干部马拉色菌孢子形态的调查:面部及躯干部孢子形态一致的有8例,其中均为圆形的4例,均为卵圆形的1例,均为混合形的3例;面部及躯干部孢子形态不一致的有22例,其中面部卵圆形,背部圆形的14例;面部圆形,背部卵圆形的2例;面部圆形,背部混合型2例;面部卵圆形,背部混合型的1例;面部混合型,背部圆形的1例;面部混合型,背部卵圆形的2例。同一患者面部和躯干部马拉色菌孢子形态有明显区别(χ2=10.45,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