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453228
头孢曲松T〉MIC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5日 姚国新 汤远亮 张丽华
第1页

    参见附件(300KB,2页)。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脉滴入速度对头孢曲松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室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定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 μ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算头孢曲松在采用不同的剂量和给药速度时的T>MIC,分析剂量和给药速度对T>MIC达标的影响。结果:临床常用的四种剂量都可使头孢曲松的T>MIC达标,增加给药剂量可使头孢曲松的T>MIC明显增加,而延长滴注时间对提高T>MIC的作用不明显。结论:头孢曲松可选择每日剂量一次给药,对中介细菌应将每日剂量增加至1g以上,分1-2次静脉给药。

    【关键词】头孢曲松;T>MIC;达标;剂量;给药速度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0-1452-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头孢曲松是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体内消除半衰期较长、抗菌谱广、毒性低等优点。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样,头孢曲松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抗菌效果取决于体内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T>MIC),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一般要求T>MIC超过给药间隔时间的40%~50%。本文对不同剂量的头孢曲松在不同的给药速率下的T>MIC进行了考察,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头孢曲松提供理论依据。

    1 方法

    1.1 采用一室模型对头孢曲松恒速静脉滴注的血药浓度变化进行处理,具体公式如下[1],公式⑴和⑵分别反映了恒速静脉滴入过程中和静脉滴入结束后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其中,C为血药浓度,K0为滴注速率,V为表观分布容积,K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t为时间。

    1.2 以正常成人为分析对象,设定V为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