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465350
丹参及其有效成份的药理研究概况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2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2-1812-02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就丹参及其有效成份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1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1.1 抗心肌缺血:丹参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胶痛有明显疗效。实验研究表明,用丹参制备的煎剂、注射液、丹参素等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或大鼠心肌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能改善心电图缺血性变化。郑若云等研究丹参水提物(主要成份为丹参素)对动物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素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多次腹腔注射丹参素或一次静脉滴注丹参素均可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

    丹参中有效成份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扩张侧支血管,改善缺血区血流量,可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丹参抗心肌缺血作用主要通过:(1)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氧供应;(2)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3)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

    1.2 抗脑缺血:丹参对缺血后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缺血后脑组织及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据刘庆新等对丹参功效的观察,得出结论,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脑出血后脑水肿。

    丹参抗脑缺血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TXA2的生成,抑制缺血时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等作用有关。据胡霞敏[1]等研究,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介质释放、表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1.3 抗血栓:丹参抗血栓形成与其抗凝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关。实验研究表明,丹参中的有效成份丹参酮ⅡA 磺酸钠、丹参素能抑制体外血栓形成,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黏性降低。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增加血小板中cAMP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贾钰华[2]等通过观察,发现丹参酮ⅡA 能减少大鼠CD41和CD62P的表达,从而起到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1.4 改善微循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