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6期
编号:11486018
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6期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6-2516-0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先讲后做”,即教师在实验开始前讲授20~30分钟,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操作要点等,然后学生照着教师讲的做。这样做使学生很被动,不动脑筋按照实验教材或教师给出的实验步骤“照方抓药”做完了事[1]。这种培养模式和灌入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要使实验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就必须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此,笔者通过对实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1 教学方法

    1.1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先导,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完毕后充分讨论并进行相关问题联想以培养研究能力、思考能力及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以问题为先导”就是由问题引入和实验讲解的问题讨论化。对于即将进行的实验用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作介绍的开头,既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又能增加注意力。一个实验可按其原理、操作,设计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可设计问题为: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是什么,怎样使用移液管,怎样使用容量瓶,怎样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这几个问题清楚了,该实验的原理与操作就清楚了。

    “在问题中进行实验”就是学生实验时,不仅要实验目的明确,而且要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互式讨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