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16期
编号:11486064
经结肠治疗机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6期
     2.4 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6.82%)出现恶心、食欲减退,2例(4.55%)出现白细胞减少;对照组有4例 (10.53%)出现恶心、食欲减退,2例(5.26%)出现白细胞减少。

    3 讨论

    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相当常见,患病率为每年79~268/105[2],而中国炎症性肠病协作组报道[3]中国患病率约为11.62/105。随着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的改变,UC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Jiang和Cui[4]综合分析了10 218例国内文献报道的UC患者,发现近10年该病报道率上升3.08倍。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UC是一组有共同黏膜炎症,以遗传异质性为特征的疾病群,其发病原因可能是遗传、环境、肠道菌群等多种病因导致遗传易感性机体对肠道黏膜抗原免疫应答失调[5]。

    20世纪30年代以来,SASP就一直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该药口服后大部分到达结肠,经过肠道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磺胺吡啶(SP),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用。单纯使用SASP,往往疗程长,疗效欠佳,大便性状的改变不能彻底改善,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故临床上报道较多的是SASP结合灌肠配合治疗,内、外治兼用,疗效较好,但是对照组总的疗效也只有68.42%。而治疗组确高达90.91%,且P

    [ 上 页 ], 百拇医药(唐庆林 张鸣青 王爱民 马桂芳 杨青平 李仙丽)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