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后两种气道湿化的观察比较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9-294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黏膜的正常作用,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危险[1]。气管切开后,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加之气管切开病人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都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干燥气体的吸入还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致使气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因此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环节[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间共收治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心跳骤停复苏术后、重症有机磷中毒、脑出血心脏骤停复苏术后等因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年龄21~83岁。
1.2 方法:对照组用湿化液(0.9%生理盐水50 ml)用注射器从气管内滴入,每2小时1次,每次3~5 ml/次,滴入时间3~5分钟,实验组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取湿化液(同前配制)接上头皮针,针头剪去,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8 c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