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43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降纤酶静脉滴注。观察多个时段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查等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关键词】降纤酶;进展性脑梗死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372-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患者系发病24小时内就诊且发病6小时后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8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45~72岁,平均62岁;颈内动脉系统梗死39例,椎-基底动脉4例;病程5~21天,平均9.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轻度(0~15分)8例,中度(16~30分)21例,重度(31~45分)14例。(2)对照组:4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47~75岁,平均63.4岁;颈内动脉系统梗死38例,椎-基底动脉5例;病程5~22天,平均9.6天;NDS评分:轻度9例,中度20例,重度1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NDS评分、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葛根素6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降纤酶首剂量10 U,以后隔日5 U,共4次,均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
1.2.2 观察项目: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7、14天时分别进行NDS评分及治疗前治疗后第二天、第十四天监测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两组治疗前后均给予头颅CT、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检查,并观察其不良反应。
1.2.3 临床疗效评定:治疗14天时评价疗效,基本痊愈:NDS减少>90%;显著进步:NDS减少46%~90%;进步:NDS减少18%~45%;无变化:NDS减少
3 讨论
, 百拇医药
通常认为脑梗死后超早期(6小时内)治疗效果最理想,此时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液循环,挽救濒死神经细胞,而6小时以后由于脑细胞已死亡,脑梗死灶已形成,溶栓对逆转坏死脑细胞意义不大。本观察结果显示降纤酶能弥补溶栓不足,治疗超过溶栓时机,病情仍在发展进展性脑梗死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全国降纤酶临床研究协作组结果一致[1]。Fib作为凝血因子Ⅰ直接参与凝血过程,Fib是凝血酶的主要底物,二者接触时Fib的Aα和Bβ链上的氨基端会同时被裂解释放,生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并自动聚合成多聚体,在因了XⅢa催化下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凝块。脑梗死时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及高黏附的状态,降纤制剂具有不同于生理状态的凝血酶-凝血酶样酶,它只选择作用于Fib纤肽的A肽的精—苷键,形成微纤。这种微纤极易被体内纤溶系统分解成为FDP碎片,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液粘度[2]。降纤酶能直接降解血液中的FG,并能激活血管内皮分泌内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间接溶解FG,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和黏附性,因此具有降纤、溶栓、抗凝、降低血黏度、抑制红细胞凝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多种作用[3]。目前在国内降纤酶已普遍应用,但在治疗方法上不尽一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不一致。我们采用首次加倍隔日用药连用4次的方法以及最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为1.1 g/L,疗效显著。我们体会早期用药(, http://www.100md.com(周仁华)
【关键词】降纤酶;进展性脑梗死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372-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患者系发病24小时内就诊且发病6小时后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8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45~72岁,平均62岁;颈内动脉系统梗死39例,椎-基底动脉4例;病程5~21天,平均9.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轻度(0~15分)8例,中度(16~30分)21例,重度(31~45分)14例。(2)对照组:4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47~75岁,平均63.4岁;颈内动脉系统梗死38例,椎-基底动脉5例;病程5~22天,平均9.6天;NDS评分:轻度9例,中度20例,重度1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NDS评分、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葛根素6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降纤酶首剂量10 U,以后隔日5 U,共4次,均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
1.2.2 观察项目: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7、14天时分别进行NDS评分及治疗前治疗后第二天、第十四天监测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两组治疗前后均给予头颅CT、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检查,并观察其不良反应。
1.2.3 临床疗效评定:治疗14天时评价疗效,基本痊愈:NDS减少>90%;显著进步:NDS减少46%~90%;进步:NDS减少18%~45%;无变化:NDS减少
3 讨论
, 百拇医药
通常认为脑梗死后超早期(6小时内)治疗效果最理想,此时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液循环,挽救濒死神经细胞,而6小时以后由于脑细胞已死亡,脑梗死灶已形成,溶栓对逆转坏死脑细胞意义不大。本观察结果显示降纤酶能弥补溶栓不足,治疗超过溶栓时机,病情仍在发展进展性脑梗死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全国降纤酶临床研究协作组结果一致[1]。Fib作为凝血因子Ⅰ直接参与凝血过程,Fib是凝血酶的主要底物,二者接触时Fib的Aα和Bβ链上的氨基端会同时被裂解释放,生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并自动聚合成多聚体,在因了XⅢa催化下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凝块。脑梗死时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及高黏附的状态,降纤制剂具有不同于生理状态的凝血酶-凝血酶样酶,它只选择作用于Fib纤肽的A肽的精—苷键,形成微纤。这种微纤极易被体内纤溶系统分解成为FDP碎片,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液粘度[2]。降纤酶能直接降解血液中的FG,并能激活血管内皮分泌内源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间接溶解FG,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和黏附性,因此具有降纤、溶栓、抗凝、降低血黏度、抑制红细胞凝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多种作用[3]。目前在国内降纤酶已普遍应用,但在治疗方法上不尽一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不一致。我们采用首次加倍隔日用药连用4次的方法以及最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为1.1 g/L,疗效显著。我们体会早期用药(, http://www.100md.com(周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