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年第23期
编号:11512654
生物黏附传递系统进展概况(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3期
     3.5 胃肠道:胃肠道给药无疑是应用最方便、最广泛,也最容易为人们接受的给药途径。BDDS用于胃肠道给药的主要目的是将药物剂型定位于胃肠道的某一特定部位,从而增强治疗局部疾患的效果或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最先开始这项研究的Robinson及其同事们[14,15,16],他们在最初的研究中发现,通过使用以聚卡波菲为主的生物黏附性载体,小鼠内氯噻嗪的生物利用度有显著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生物黏附材料使药物在胃内停留;最近几年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如生物黏附性聚合物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兔内灰黄霉素的生物利用度。但人体内实验的结果不是很满意[14]。通过使用放射性元素标记过的黏附性聚合物,我们发现尽管小分子量的物质比大分子量的物质更容易从胃内清除,但所有物质的整个胃肠道转运过程是相似的。这是因为黏附性聚合物与肠黏液产生黏附,而肠黏液是以恒定的速率更新的。到目前为止,仅用非特异性生物黏附材料延长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还未取得很大成功[2,14]。

    现在,对于胃肠道黏附给药系统人们越来越关注特异性生物黏附聚合物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