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麻醉病人的影响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562-02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正常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率下降6.7%,耗氧量降低5%,各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内分泌、心肺功能相应减少。观察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期间3000例静脉复合全麻下人流术者温度下降对机体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为18~30岁,体重40~70 kg,ASA分级Ⅰ~Ⅱ级2 945例,Ⅲ~Ⅳ级55例,麻醉环境温度8~32℃之间。
2 温度变化的影响
复合全麻后在低室温状态下,体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逐渐减慢,体温下降到32℃时呼吸约减至每分钟10~12次,30℃以下时潮气量减少,25℃及以下时呼吸变弱。体温每降低1℃,平均动脉压约下降4.8mmHg。心率、冠脉血流和心肌对氧的摄取量在体温25℃时约比常温时降低50%。体温下降时,心脏的收缩时间及等长舒张时间均延长,心肌的应激性增高,发生心室颤动的阈值降低。低温时肝代谢率及肝功能降低,胆汁分泌减少,肝解毒功能降低。体温下降1℃,肾小球滤过率约减少5.3%,有效肾血浆流量约下降8.2%。在血液系统,液体从血管中向组织间隙转移,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25℃时血细胞比容高达68%,同时血粘度增加,血粘度约可增加2.5%~5%。低温下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均减少。低温时血液缓冲系统的缓冲能力下降,细胞通气和肾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也下降。
3 讨论
3.1 低温状态下机体可发生御寒反应病人寒战,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呈灰白和棘皮现象,代谢增高,耗氧量增加,适当加深麻醉,使用肌肉松弛药物可防止。也可用复温的方法,如体表复温,但不得超过45℃,当体温升至32℃以上时停止复温,经2~4小时体温可自然回升,复温过高可致反应性高热。低温下易并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严重的有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体温低于28℃时更易发生心室颤动,一旦室颤发生应立即按心肺复苏处理。体温下降时,就加大氧流量,并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因为寒冷反应致血管收缩,常需监测动脉血压,必要时对尿量及电解质监测,血气分析也不可缺少。
3.2 复合麻醉常用的芬太尼是合成的苯基哌啶类药物,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频率减慢,剂量较大时,潮气量减少,甚至呼吸停止,大剂量注射后,可在用药后3~4个小时出现延迟性呼吸抑制。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的短效全麻药,起效时间约30~40秒,药物被迅速代谢和清除,其麻醉时间很短,约4~6分钟。其用量过大或注射过快可能出现低血压及短暂的呼吸暂停,麻醉期间极少数病人也可以发生呕吐,寒战或发冷等不良反应。其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时,可延长麻醉时间并降低呼吸频率及增加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麻醉时应区分机体低温反应,合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麻醉意外发生。
收稿日期:2007-08-09, http://www.100md.com(叶雪英)
正常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率下降6.7%,耗氧量降低5%,各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内分泌、心肺功能相应减少。观察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期间3000例静脉复合全麻下人流术者温度下降对机体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为18~30岁,体重40~70 kg,ASA分级Ⅰ~Ⅱ级2 945例,Ⅲ~Ⅳ级55例,麻醉环境温度8~32℃之间。
2 温度变化的影响
复合全麻后在低室温状态下,体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逐渐减慢,体温下降到32℃时呼吸约减至每分钟10~12次,30℃以下时潮气量减少,25℃及以下时呼吸变弱。体温每降低1℃,平均动脉压约下降4.8mmHg。心率、冠脉血流和心肌对氧的摄取量在体温25℃时约比常温时降低50%。体温下降时,心脏的收缩时间及等长舒张时间均延长,心肌的应激性增高,发生心室颤动的阈值降低。低温时肝代谢率及肝功能降低,胆汁分泌减少,肝解毒功能降低。体温下降1℃,肾小球滤过率约减少5.3%,有效肾血浆流量约下降8.2%。在血液系统,液体从血管中向组织间隙转移,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25℃时血细胞比容高达68%,同时血粘度增加,血粘度约可增加2.5%~5%。低温下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均减少。低温时血液缓冲系统的缓冲能力下降,细胞通气和肾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也下降。
3 讨论
3.1 低温状态下机体可发生御寒反应病人寒战,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呈灰白和棘皮现象,代谢增高,耗氧量增加,适当加深麻醉,使用肌肉松弛药物可防止。也可用复温的方法,如体表复温,但不得超过45℃,当体温升至32℃以上时停止复温,经2~4小时体温可自然回升,复温过高可致反应性高热。低温下易并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严重的有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体温低于28℃时更易发生心室颤动,一旦室颤发生应立即按心肺复苏处理。体温下降时,就加大氧流量,并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因为寒冷反应致血管收缩,常需监测动脉血压,必要时对尿量及电解质监测,血气分析也不可缺少。
3.2 复合麻醉常用的芬太尼是合成的苯基哌啶类药物,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频率减慢,剂量较大时,潮气量减少,甚至呼吸停止,大剂量注射后,可在用药后3~4个小时出现延迟性呼吸抑制。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的短效全麻药,起效时间约30~40秒,药物被迅速代谢和清除,其麻醉时间很短,约4~6分钟。其用量过大或注射过快可能出现低血压及短暂的呼吸暂停,麻醉期间极少数病人也可以发生呕吐,寒战或发冷等不良反应。其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时,可延长麻醉时间并降低呼吸频率及增加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麻醉时应区分机体低温反应,合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麻醉意外发生。
收稿日期:2007-08-09, http://www.100md.com(叶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