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控镇痛泵应用中的常见失误及防范
病人自控镇痛(PCA)是用新型注射泵(镇痛泵)将镇痛药物由病人自己或自动泵入,或陪伴者注药而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一种方法。病人可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调整PCA泵的给药量,使其主动参与,提高镇痛的敏感性和临床效果[1]。常用于术后急性疼痛或癌痛治疗。它以小剂量多次间断给药或持续性泵入的给药方式,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水平。改变了间断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镇痛方式的血药浓度变化大的缺点,不仅提高了病人术后及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且避免大剂量镇痛药物对呼吸和循环抑制的不良反应。正确使用PCA技术,对于减少失误和防范临床纠纷,减少术后或癌痛病人痛苦。PCA治疗机操作方便,易教易学。一次性塑料泵使用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使它们越来越普遍地用于术后急性疼痛或癌痛治疗。
1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1.1 PCA使用前必须设置的技术参数:包括负荷剂量(loading)、单次给药剂量(bolus)、锁定时间(lockout time)、最大给药剂量(maximal dose)、及连续背景输注给药(basal infusion or background infusion)等。
, 百拇医药
1.2 病人自控镇痛临床常用方式:微电脑控制的PCA治疗机和一次性塑料PCA泵。为目前临床自控镇痛术常见方式。
1.3 PCA临床应用种类:包括硬膜外PCA(PCEA)、静脉PCA(PCIA)、皮下PCA(PCSA)、鼻和黏膜PCA(PCNA)、外周神经阻滞PCA(PCNA)。
2 PCA应用中的常见失误
2.1 浓度错误:配制PCA溶液浓度计算错误,每毫升含量错误致用量过多或过少,造成不良反应或镇痛效果不良。行PCEA时使用局麻药一定要精确配制,溶液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2 PCA未正确使用:未能向病人或陪伴者交代清楚,造成使用方法不当。未给首次负荷量,或主动给药间隔时间过长。
2.3 未讲究个体差异:病人因年龄体重及其它个体因素,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有些病人年轻又患恶性肿瘤,体格强壮,思想包袱重,心理承受力较差。有些病人年龄大且体质弱,体重轻。在配制药物时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
, 百拇医药
2.4 药物过量:医师在电脑程序设置上的错误,按钮被意外启动致锁定时间过短,或一次性塑料PCA泵忘记去掉排气阀上的加压片,使单位时间内用药过量,致药物快速注入。
2.5 一次性塑料PCA泵质量不好药物注射不均匀或接头漏液,用药量大造成镇静过深和镇痛过度,用药量小造成效果不佳。
2.6 启用PCA镇痛时机未掌握好:待病人有疼痛反应时才启用镇痛泵,结果镇痛效果不好,按键亦无效。术后有微痛即主动给药,使血中维持最低有效浓度,若病人已感到剧痛时才按键给药,小剂量一次给药是不可奏效的,应给负荷量后维持方能达到效果。
2.7 未重视药物配伍,镇痛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病人应用大剂量PCA药物,必须加入镇吐药物,剂量有时要相应增加,若经镇吐药物治疗后,恶心、呕吐仍存在,可考虑更换PCA药物[2]。
3 病人自控镇痛失误防范
, http://www.100md.com
3.1 合理、准确地配制所用药物:熟悉所配制的每一种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不良反应,配制每一种药物须先计算每一种药物每毫升的含量,根据锁定时间计算出每小时和4小时的最大剂量,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用量过多或不足。在多种药物配伍中合理配制用药,注意药物间协同、拮抗和不良反应。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易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当,或未向病人或家属讲述清楚,可影响镇痛满意度,使病人产生怀疑或失望。这就需要事先向病人及家属讲好这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提高他们对PCA治疗的客观认识。
3.2 提高责任心:注意PCA后病人的全身情况和一般情况,包括神志BP、HR、R、SpO2等,PCEA应测试麻醉平面及其范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还应该注意导管保护,及时更换敷料防止穿刺点感染,导管有无脱落而影响镇痛效果。PCIA注意输液管道通畅,有无气泡残留等,微电脑控制的PCA治疗机须注意电源。
3.3 术前宣教,进行床边带教:对病人及其家属都应祥细交代,尽量使他们自行掌握,医护人员要随时检查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带机事项,保护好泵机,切忌乱按功能键。
, http://www.100md.com
3.4 PCA是一种新的镇痛方法,处于推广阶段,在医护人员中有一个熟悉和提高的过程,要充分熟悉PCA装置的结构,使用原理,建立PCA观察表,与临床密切配合。
3.5 加强PCA管理:一次性塑料PCA泵要选用正规厂家,质量过硬的产品,用后要严格回收和销毁。对微电脑PCA机要熟练应用,避免设置错误。加强术后镇痛的组织管理,目前医院术后的镇痛工作绝大多数是由麻醉医师负责,人员紧张,麻醉工作量大等原因,对病人的观察和资料的积累有很大的影响,直接阻碍了这一工作持久开展和不断提高。为此,有条件的医院对这项工作可列入日常业务范围,妥善安排人员建立健全组织和管理制度[3]。
3.6 对PCA在思想上应足够重视,交接班要清楚,与病房衔接好,从防范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失误,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PCA的优点。
3.7 定时观察,及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9.
[2] Keith G,Allman Lain H.Wilson:Oxford Handbook ofAnaesthesla[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2.
[3] 赵 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第一版.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75.
收稿日期:2007-10-11修回日期:2007-10-15, 百拇医药(花泽国 邱红梅)
1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1.1 PCA使用前必须设置的技术参数:包括负荷剂量(loading)、单次给药剂量(bolus)、锁定时间(lockout time)、最大给药剂量(maximal dose)、及连续背景输注给药(basal infusion or background infusion)等。
, 百拇医药
1.2 病人自控镇痛临床常用方式:微电脑控制的PCA治疗机和一次性塑料PCA泵。为目前临床自控镇痛术常见方式。
1.3 PCA临床应用种类:包括硬膜外PCA(PCEA)、静脉PCA(PCIA)、皮下PCA(PCSA)、鼻和黏膜PCA(PCNA)、外周神经阻滞PCA(PCNA)。
2 PCA应用中的常见失误
2.1 浓度错误:配制PCA溶液浓度计算错误,每毫升含量错误致用量过多或过少,造成不良反应或镇痛效果不良。行PCEA时使用局麻药一定要精确配制,溶液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2 PCA未正确使用:未能向病人或陪伴者交代清楚,造成使用方法不当。未给首次负荷量,或主动给药间隔时间过长。
2.3 未讲究个体差异:病人因年龄体重及其它个体因素,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有些病人年轻又患恶性肿瘤,体格强壮,思想包袱重,心理承受力较差。有些病人年龄大且体质弱,体重轻。在配制药物时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
, 百拇医药
2.4 药物过量:医师在电脑程序设置上的错误,按钮被意外启动致锁定时间过短,或一次性塑料PCA泵忘记去掉排气阀上的加压片,使单位时间内用药过量,致药物快速注入。
2.5 一次性塑料PCA泵质量不好药物注射不均匀或接头漏液,用药量大造成镇静过深和镇痛过度,用药量小造成效果不佳。
2.6 启用PCA镇痛时机未掌握好:待病人有疼痛反应时才启用镇痛泵,结果镇痛效果不好,按键亦无效。术后有微痛即主动给药,使血中维持最低有效浓度,若病人已感到剧痛时才按键给药,小剂量一次给药是不可奏效的,应给负荷量后维持方能达到效果。
2.7 未重视药物配伍,镇痛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病人应用大剂量PCA药物,必须加入镇吐药物,剂量有时要相应增加,若经镇吐药物治疗后,恶心、呕吐仍存在,可考虑更换PCA药物[2]。
3 病人自控镇痛失误防范
, http://www.100md.com
3.1 合理、准确地配制所用药物:熟悉所配制的每一种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不良反应,配制每一种药物须先计算每一种药物每毫升的含量,根据锁定时间计算出每小时和4小时的最大剂量,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用量过多或不足。在多种药物配伍中合理配制用药,注意药物间协同、拮抗和不良反应。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易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当,或未向病人或家属讲述清楚,可影响镇痛满意度,使病人产生怀疑或失望。这就需要事先向病人及家属讲好这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提高他们对PCA治疗的客观认识。
3.2 提高责任心:注意PCA后病人的全身情况和一般情况,包括神志BP、HR、R、SpO2等,PCEA应测试麻醉平面及其范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还应该注意导管保护,及时更换敷料防止穿刺点感染,导管有无脱落而影响镇痛效果。PCIA注意输液管道通畅,有无气泡残留等,微电脑控制的PCA治疗机须注意电源。
3.3 术前宣教,进行床边带教:对病人及其家属都应祥细交代,尽量使他们自行掌握,医护人员要随时检查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带机事项,保护好泵机,切忌乱按功能键。
, http://www.100md.com
3.4 PCA是一种新的镇痛方法,处于推广阶段,在医护人员中有一个熟悉和提高的过程,要充分熟悉PCA装置的结构,使用原理,建立PCA观察表,与临床密切配合。
3.5 加强PCA管理:一次性塑料PCA泵要选用正规厂家,质量过硬的产品,用后要严格回收和销毁。对微电脑PCA机要熟练应用,避免设置错误。加强术后镇痛的组织管理,目前医院术后的镇痛工作绝大多数是由麻醉医师负责,人员紧张,麻醉工作量大等原因,对病人的观察和资料的积累有很大的影响,直接阻碍了这一工作持久开展和不断提高。为此,有条件的医院对这项工作可列入日常业务范围,妥善安排人员建立健全组织和管理制度[3]。
3.6 对PCA在思想上应足够重视,交接班要清楚,与病房衔接好,从防范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失误,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PCA的优点。
3.7 定时观察,及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9.
[2] Keith G,Allman Lain H.Wilson:Oxford Handbook ofAnaesthesla[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2.
[3] 赵 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第一版.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75.
收稿日期:2007-10-11修回日期:2007-10-15, 百拇医药(花泽国 邱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