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麻喷雾管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1)
【摘要】目的:观察喉麻喷雾管在老年病人中预防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老年病人20例,全麻诱导后用麻醉咽喉镜挑起会厌,见声门后用喉麻喷雾管喷入2%利多卡因2~3 ml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并随机选择同类病人2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全麻诱导后用喉麻喷雾管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分别记录入室后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5、10 min以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各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插管前、插管后5、10 min、拔管后5 min血糖、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有无拔管时呛咳、拔管后咽喉痛。结果:对照组病人HR、SBP、DBP在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5 min以及拔管时、拔管后5 min均较入室后基础值增快和升高,血糖在插管后5、10 min、拔管后5 min较插管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在拔管后5min较插管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1包/天8例。B组术前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例,长期吸烟>1包/天9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虽有合并症但均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肝肾功能正常,精神无异常,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剔除。
, 百拇医药
1.2 麻醉方法:两组病人均在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和东莨菪碱0.5 mg,入室后开放静脉,在麻醉前10~20 min内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5 ml/kg。连接DASH4000多功能生命参数检测仪进行检测。两组均用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注射液1 mg/kg、阿曲库铵0.5 mg/kg诱导,气管插管由同一麻醉医师操作,在麻醉诱导后3 min进行,A组全麻诱导后用麻醉咽喉镜挑起会厌,看到声门后用喉麻喷雾管(美国Wolfe Tory Medical,MAD700)喷入2%利多卡因2~3ml后气管插管。B组则在全麻诱导后用喉麻喷雾管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后气管插管。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术中异丙酚3~4 mg/(kg·h),芬太尼2 μg/(kg·h),阿曲库铵0.4 mg/(kg·h)微量泵持续注射。Drǎger Fabius型全能麻醉机控制呼吸,气腹前潮气量(VT)8~10 ml/kg,呼吸频率(RR)10~12次/分;气腹后调节VT 6~8 ml/kg,RR 12~16次/分。维持每分钟通气量(VE)96~120 ml/kg,气道压力峰值(Paw)不超过15 mmHg,调节呼吸频率维持PETCO2在35~45 mmHg。气腹开始时CO2充气速度以低流量1~2 L/min充气,气腹压力1.6~1.9 kPa,术中置病人15度~20度头高足低位。两组病人均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微量注射泵注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VT 400 ml以上,咳嗽及吞咽反射恢复,PETCO2
, 百拇医药
老年病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重要器官储备功能明显降低,多合并循环、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有潜在的血管硬化和心肌缺血,循环代偿能力减退[4]。术中任何伤害刺激均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其中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尤为活跃,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机体分解代谢亢进,麻醉手术风险大。为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求理想的方法来减轻和消除这种反应,如通过加深麻醉和增加镇痛药物使用或应用对心率、血压具有调节作用的药物来控制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但对于老年病人这些方法则往往会加重心血管抑制,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有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术后苏醒延迟,且深度难以控制。Hamaya等[5]研究提示咽喉和气管局部麻醉可减少伤害性刺激的产生和传入,能较好缓解和阻断应激反应。宗西明等[6]用气雾化剂利多卡因的吸入能明显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徐汝玺等[7]认为气管插管前用1%丁卡因气管内表麻有利于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张云霞[8]观察环甲膜穿刺与气管内表麻均可减轻和消除心血管反应。这些方法远较加深麻醉与使用抑制药物为好。但传统的咽喉喷雾法、环甲膜穿刺在实施过程中病人多处于清醒状态,造成较多的痛苦和创伤,还能引起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反应,咳嗽反射,可使病人在麻醉诱导前就处于心血管亢进状态。, 百拇医药(韩 睿 阳晓燕 黄 东)
, 百拇医药
1.2 麻醉方法:两组病人均在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和东莨菪碱0.5 mg,入室后开放静脉,在麻醉前10~20 min内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5 ml/kg。连接DASH4000多功能生命参数检测仪进行检测。两组均用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4 μg/kg、异丙酚注射液1 mg/kg、阿曲库铵0.5 mg/kg诱导,气管插管由同一麻醉医师操作,在麻醉诱导后3 min进行,A组全麻诱导后用麻醉咽喉镜挑起会厌,看到声门后用喉麻喷雾管(美国Wolfe Tory Medical,MAD700)喷入2%利多卡因2~3ml后气管插管。B组则在全麻诱导后用喉麻喷雾管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后气管插管。所有病人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术中异丙酚3~4 mg/(kg·h),芬太尼2 μg/(kg·h),阿曲库铵0.4 mg/(kg·h)微量泵持续注射。Drǎger Fabius型全能麻醉机控制呼吸,气腹前潮气量(VT)8~10 ml/kg,呼吸频率(RR)10~12次/分;气腹后调节VT 6~8 ml/kg,RR 12~16次/分。维持每分钟通气量(VE)96~120 ml/kg,气道压力峰值(Paw)不超过15 mmHg,调节呼吸频率维持PETCO2在35~45 mmHg。气腹开始时CO2充气速度以低流量1~2 L/min充气,气腹压力1.6~1.9 kPa,术中置病人15度~20度头高足低位。两组病人均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微量注射泵注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VT 400 ml以上,咳嗽及吞咽反射恢复,PETCO2
, 百拇医药
老年病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重要器官储备功能明显降低,多合并循环、呼吸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有潜在的血管硬化和心肌缺血,循环代偿能力减退[4]。术中任何伤害刺激均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其中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尤为活跃,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机体分解代谢亢进,麻醉手术风险大。为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求理想的方法来减轻和消除这种反应,如通过加深麻醉和增加镇痛药物使用或应用对心率、血压具有调节作用的药物来控制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但对于老年病人这些方法则往往会加重心血管抑制,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有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术后苏醒延迟,且深度难以控制。Hamaya等[5]研究提示咽喉和气管局部麻醉可减少伤害性刺激的产生和传入,能较好缓解和阻断应激反应。宗西明等[6]用气雾化剂利多卡因的吸入能明显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徐汝玺等[7]认为气管插管前用1%丁卡因气管内表麻有利于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张云霞[8]观察环甲膜穿刺与气管内表麻均可减轻和消除心血管反应。这些方法远较加深麻醉与使用抑制药物为好。但传统的咽喉喷雾法、环甲膜穿刺在实施过程中病人多处于清醒状态,造成较多的痛苦和创伤,还能引起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反应,咳嗽反射,可使病人在麻醉诱导前就处于心血管亢进状态。, 百拇医药(韩 睿 阳晓燕 黄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