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9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781013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黄建英
第1页

    参见附件(1528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受生物感染、空气污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危害;防护

    文章编号:1009-5519(2009)09-1369-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致使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空气污染、心理危害的环境里,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的问题报道如下。

    1 职业危害

    1.1生物感染: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护士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如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还可传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肿瘤的种植生长和败血症发生的危害。

    1.2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气味及全身麻醉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甲醛、煤酚皂、戊二醛、臭氧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它们用于手术室的消毒、浸泡标本、器械消毒等,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及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体异常。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1%时,空气状况开始恶化,出现不良气味。安氟醚是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含卤素的麻醉药,含乙烯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其化学性质稳定,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在高浓度,低Pa-CO2时可产生惊厥,深麻醉时抑制呼吸及循环,对肝肾只表现可疑损害。而国外细胞遗传学已证实,可使手术室护士的合成的结合雌激素A(SCE)增高,具体二者之间有何关系尚需等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应用,环氧乙烷气体的消毒也越来越多。空气污染是极微量,它们长期低剂量存在于手术室通过皮肤、呼吸道而进入人体及其他生物,以化学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危害最大。空气污染物的损害效应决定于它的特征、化学结构、浓度和人体接触的时间,而大气中经常是多种有害物质的混合性污染,这时最常见的是有害物质的毒性相加现象。低浓度的污染物质长期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慢性的远期效应,这种效应往往不易被人注意,而且难以鉴别。手术室内空气污染有特殊的一面,与麻醉方法、麻醉机的防漏质量、麻醉持续时间及室内有无通风设备,手术器械、仪器使用、消毒剂浓度有效时间和使用方法有关,不论何种污染物,在同一时间内与污染源、排放量、污染程度均成正比。

    1.3电离辐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较多。据有关文献报道,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使胎儿畸形。当受到大剂量X线的外照射后,可能引起外照射放射病。

    1.4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

    1.4.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特点是经常连续性工作,因为长期超时站立,可致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不畅,易产生下肢淤血,甚至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而长时间空腹,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偏头痛等。

    1.4.2协助医生给病人摆放体位和术毕搬运病人是手术室护士一项经常性体力劳动,加上长期奔走也会造成腿部肌肉和关节损伤;另外,搬动较重器械易引起肌肉拉伤和腰肌劳损。

    1.4.3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术中全神贯注于手术配合,上身前倾,颈部偏转,角度相对固定在20~80度,术野离器械护士越远,颈部偏角越大,这样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极易使肌肉、肌腱疲劳,长时间张弛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4.4手术室工作的护士的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紧张和压力感。他们长期处于工作繁重的环境,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会导致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烦燥等。

    2 防护措施

    2.1为了避免生物感染,术前必须了解所接触病人的病史,肝功、两对半的检查结果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对阳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手套如有破损,立即重新更换消毒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如有损伤,立即用3%碘酒、75%酒精消毒,立即注射乙肝疫苗。术前巡回护士配制0.2%过氧乙酸1000ml盛于专用容器中,置于手术间,以使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在给病人操作前后随时洗手,手术间门口铺一块用0.5%过氧乙酸浸透的台布。以减少因工作人员进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2.2加强室内流通,定时开窗换气,添置空调设备,完善排污系统,并对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接触麻醉剂的护士,在使用吸入性麻醉药物时,如安氟醚、异氟醚、等,现配现用,长期接触可造成肝肾病变。当对患者进行吸人性麻醉时,药液不可避免地会散发在手术间的空气中,无意中又形成一种空气污染。药液散发的多少与空气暴露的时间、麻醉机的密闭程度成正比。在对病人进行麻醉时,应检查麻醉机是否密闭,以减少空气中的药液浓度,减轻污染。消毒剂浓度要配制准确。现配现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危害,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操作前后正确洗手,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后对器械、污水、房间处理。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如设有专用浸泡污物水池等设施,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2.3对电离辐射要尽量避免X线照射,国际及国内对X射线量早已有具体规定,我国电离辐射的最大容许剂量每天不得超过0.129×10-4/kg,在特殊情况下每周剂量不得超过0274×10C-4/kg。对眼、生殖腺、造血系统等敏感器官,决不宜超过每周0.774×10C-4/kg剂量。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各种防护设备的应用,在无法躲避时应尽量使身体不进入直射线范围中,并且注意。妊娠期禁止与X线接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