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苯砜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792KB,1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6岁。2008年11月27日以“发热、恶心呕吐4天、全身密集红丘疹3天”收入普外科。该患者入院前曾口服氨苯砜治疗痤疮(100mg日2次)。服用1周后出现高热,体温40℃。并伴恶心、呕吐。1天后全身皮肤密集红丘疹,先从上肢发疹逐渐累及躯干及双下肢。入院前1天出现腹泻,排水样便,无腹痛。急诊抗感染治疗未见缓解,“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密集粟粒大斑丘疹,鲜红色,对称分布。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入院辅助检查:肝功ALT 3 860 IU/L,AST 4 961 IU/L,LDH 3 789 IU/L,C3 304mg/L,C465.4mg/L。其它免疫指标未见异常。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一)。血糖7.10mmol/L,血清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CT示脂肪肝脾大。B超肝脾胰未见明显异常。人院后经全院会诊,排除普外,消化、传染科疾病。根据用药史,诊断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0mg,静脉滴入,日1次,同时保肝、抗感染、对症治疗。病情逐渐缓解,皮疹逐渐消退。激素使用1周后停药,患者再次发热(37~38℃),皮疹复出,再请我科会诊,建议强的松40mg/d,口服,出院后我科门诊随诊。出院时ALT 521 IU/L,AST 134 IU/L。门诊随诊1周强的松减为30mg/日,口服3天,患者间断发热,体温37-38℃。肝功酶学ALT373 IU/L,AST 97 IU/L再次入院。强的松35mg/日,并保肝治疗。当ALT 93 IU/L,AST 40 IU/L时,强的松25 mg口服,逐渐减量,直至肝功酶学正常,总病程1个多月。
2 讨论
药物超敏综合征属于重型药疹之一。是最近被命名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他具有药物过敏和病毒感染的复合特征。致敏药物较局限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氨苯砜、苯妥英钠、别嘌呤醇和米诺环素,具有迟发性、迁延性,常伴有重要脏器损害。皮疹初发为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损害,但无多形红斑样坏死性损害。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功异常,临床症状于停用致敏药物之后仍呈持续性,好转常需1个月以上。该患者由于激素减量过快引起病情反复,激素用量应在1个月或更长,病情好转且应注意逐渐缓慢减量。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9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