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可持续发展
第1页 |
参见附件。
文章编号:1009-5519(2009)20-3187-03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成熟,旧的公费医疗制度暴露出各种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要求。国家城镇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当时解决了两个问题:(1)从根本上打破了职工医疗费完全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格局,大大免除了国家及单位巨额医疗费用支出问题;(2)解决了企业亏损、倒闭、职工下岗、医疗得不到保险而使部分城镇职工一病致贫,一病返贫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全国各地不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趋空出,比如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疗经费总量的控制、患者可以自己选择医院就诊、医药分开核算等政策,实际已将医院推人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不同的医保政策,又将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医院妁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目前我们城市医院的就诊患者,仍以公费医疗为主,而且城市的医疗市场,面对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将决定每一家医院的存亡。
1 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1.1 医保基金收入偏高:根据统计,200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 852亿元,支出1 65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5%和25.2%。其中,统筹基金收入1 250亿元,支出1 1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25%。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 325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750亿元,个人账户积累675亿元。医保结存率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经济负担。成为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医保付费方式存在缺陷:当前我国医保部门主要采取按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总额付费,超额不补,小额节余,差额全返;大额节余,差额不补的控费方法。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医院不得不想方设法按服务项目多做检查多用药,把服务单元总额的节余空间缩小到政策允许的控费范围内。比如:某定点医院每收治一例病人医保费用额度为8 000元,如果按医保规定付费栏目收到9 000元,医保局就按基数支付8 000元;收7 800元,医保局可以按基数支付8 000元;收5 000元,医保局只按实际发生费用的5 000元予以返还,等于把医院节约的3 000元截留了。可见,现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付费机制,在客观上起到了诱导医院必须把收费标准做满做足,否则医院的收益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的结果:一是按临床路径降低医疗费用,医院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三是部分患者承担了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药品费用,助长了医疗费用的上涨。
同时近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药品费用虚高定价,造成医院发展与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的不相适应,而政府部门从量化上投有切实可行的政策进行限制,同时,人们对国家实行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福利政策的大包大揽习以为常。习惯了多年来有病找“公家”掏钱的福利思想,对医院融人市场经济的过程产生抵触,尤其是长期享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人们对提高就医自负比例的不理解,造成医保纠纷,激化了医患矛盾,成为综合医院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2 优化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优化医保管理机构:医保的中心目标是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参保人员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医疗费用的恶性膨胀成为医保需要克服的首要任务。如何压出医疗市场的水分并保留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是摆在医保和医疗管理部门目前的艰巨任务,医院减人增效,降低医疗成本是医院管理适应医保改革的主要手段,但在现有体制下,实施非常困难。我们建议医院应成立由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医疗质量评估小组,其成员由管理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一线临床和财经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效益综合评估指标,组织相关专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监督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医疗服务理念的实施。医疗处、医疗保险办公室、经济管理科、临床部办指派专人负责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工作协调会,及时通报医疗保险最新政策,审核医疗保险统筹金回款对账情况,考评临床科室医疗服务行为,拟定统筹金拒付款项的处理意见,制定奖罚方案,上报医疗质量评估小组。
2.2 积极细化医保政策:制定医保政策一般首先考虑的是保证医保费用的收支平衡问题,同时更多照顾患者的利益,因为患者是医疗市场的买方,但医院的繁荣是患者的长远利益。目前,医院主要依靠医疗收入维持正常运行,医疗科研和新技术的引入,也主要依靠创收和医疗收入的支持。按照现行收费政策,基本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将限制医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医保引入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也很难实现。另外,医保政策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医院也有不同影响,社区医疗如果不能纳入,发展将会受到极大限制。在整体医疗资源过剩的情况下,中小型医院的生存将与医保政策息息相关。医保需要结合医疗市场发展的整体规划,细化政策,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以促进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2.3 改进病重管理: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医疗保险只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但它有别于其他险种,这项工程完成的好坏,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影响极大。而医疗保险又是一个广覆盖、低水平、涉及面广的大型工程,要使这项工程顺利发展,在医疗项目的认同确认上就显得极为重要。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同医疗项目的认同紧密联系。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医疗项目确认后社会保障部门如何认同,政府对价格的制订体现怎样的政策分配原则,对支付医疗保险的各利益主体如何操作,集中在大病统筹与基本医疗在项目的认定界限上。它既要体现党的有关社会保障政策,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整体目标。笔者认为大病统筹不宜列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从目前部分省市执行的基本医疗保险承担比例来看,它一方面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对不同收入群体产生影响,而大病统筹在目前比例下可谓杯水车薪,在补偿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会使医院的发展陷入更大的困境,造成新的医患矛盾,因此,改变传统的单位福利社会主义观念和体制,建立起国家、单位、个人共担风险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才能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铺平道路。
2.4 建立合理的医疗价格补偿机制: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医院的发展也初具规模。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总体看国家对医疗卫生的投入逐年递增,医疗自身的发展也使费用不断提高,如何正确处理好国家、医院、患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单纯用一种补偿手段很难达到各方满意。国家应对医院执行“抓大放小”的方针,即对基本医疗保险严格控项目、控价格。而对特需医疗服务价格由医院自行确定,对医院间的联营、合并等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为区域卫生规划逐步趋于合理创造条件,而不是以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医院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减少并消除医院自身发展中的不合理因素。
2.5 为医保患者就诊提供方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8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