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5年第12期
编号:367034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3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2期
1发病机制,2临床特点,3AIEM的诊断,4AIEM的治疗
     王瑞伟综述,彭 松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重庆市超声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物医学工程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6)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王瑞伟综述,彭 松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重庆市超声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物医学工程学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6)

    腹壁; 腹肌/外科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术; 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1],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症状是慢性盆腔痛、痛经、不孕等,其发病率为10%~15%[2]。生长部位主要位于盆腔内以卵巢、宫骶韧带及子宫直肠陷凹最常见,但也可见于肺、脐、膀胱、肠道、输尿管、脑及腹壁等部位。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是最常见的盆腔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疾病,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产后AIEM患者数量有较明显上升趋势[3]。AIEM也可见于子宫切除术、异位妊娠和腹腔镜检查术后[4]。据文献报道,AIEM发生率为0.03%~0.47%[5],该病发生率虽低,但剖宫产后AIEM的发生率占AIEM的90%[6]。临床表现为剖宫产术后月经期间,腹部切口瘢痕处出现疼痛,疼痛处触及痛性硬结,并随月经周期性变化,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利用超声、CT、MRI及针吸细胞学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AIEM目前仍以手术切除治疗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为主。现将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发病机制

    AIEM主要是指发生在腹部切口瘢痕的EMs,但AIEM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其中种植学说得到大部分研究者的认同,即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细胞直接种植于腹壁手术切口处,而内膜组织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扩增,促使周围筋膜组织化生,以及内膜细胞经淋巴及血液转移至剖宫产瘢痕处等多种机制联合作用[7]。然而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细胞污染腹壁切口的概率较高,但仅有少数病例发生AIEM[8]。因此,也有学者表明,免疫耐受和抗凋亡机制也可能是AIEM的发生关键因素[9-10]。腹壁内膜种植处释放的前列腺素、组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等炎症介质是引起切口瘢痕疼痛的主要原因[11]。

    2 临床特点

    2.1 一般临床特点 AIEM的发病年龄国内外报道相似,在21~52岁[12-13],绝大多数患者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部分患者发生于子宫肌瘤切除术,甚至是剖宫取胎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1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3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