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为载体的“服务性学习”模式探索
医学教育,医学生,1服务性学习的内涵及研究现状,2以课程为载体的“服务性学习”体系的构建,3“服务性学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4“服务性学习”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5“服务性学习”的意义
吴丽萍,陈晓勤,许杰州(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广东汕头515041)
以课程为载体的“服务性学习”模式探索
吴丽萍,陈晓勤,许杰州
(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广东汕头515041)
将临床基本技能课程与医学生社区服务相结合,构建以课程为载体的“服务性学习”模式。让学生深入社区,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为普通市民进行健康保健宣教和急救技能普及。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发现不足,从中得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及沟通能力,获得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
学生,医科;以课程为载体;服务性学习;综合素质
我国的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按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来听课、考试,主动探索及动手能力不足。现代教育改革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和自身体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服务性学习正是教育改革的创新产物,学生有组织地深入社区,“在做中学”,并从社会服务中得到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其表现出的巨大活力也日益受到重视。
1 服务性学习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对于服务性学习概念的界定,美国教育改革服务性学习联盟在《以学校为基础的服务性学习质量标准》中指出,服务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学生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社区中的实际问题[1]。其内涵包括:学校提供给社区的服务,必须与学校课程紧密联系,有明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另外,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参与精心组织的志愿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服务他人、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自身能更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增强社会责任感[2-3]。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服务性学习”,到80年代中后期,美国高校普遍采用“服务性学习”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举措,并在最近的10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其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目前美国高等院校存在多种社区服务性学习模式,如一次性和短期服务性学习模式、连续的课外服务性学习模式、集中的服务性学习模式等[4]。让学生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生存环境和面临的问题,从而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职业素质等的培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