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6年第13期
编号:363301
基因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3期
多态性,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高峰畏,雷泽华,陈 雷,蒋康怡,张英毅,王志旭(乐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外一科,四川614000)

    基因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高峰畏,雷泽华△,陈雷,蒋康怡,张英毅,王志旭(乐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外一科,四川614000)

    目的探讨结直肠恶性肿瘤组织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胸腺嘧啶合成酶(TS)mRNA表达水平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178例,分为研究组(93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个体化化疗方法,分别进行术后化疗。研究组通过检测UGT1A1基因多态性及ERCC1、TS mRNA表达水平,决定患者选用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病生存率(DF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研究组患者中位PFS长于对照组,化疗后2年DFS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损害、腹泻、血液毒性和血尿素氮升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和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TS mRNA表达水平及A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能使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个体化化疗中获益,延长PFS,提高DFS,降低部分毒性反应发生率。

    基因;多态现象,遗传;结直肠肿瘤;手术后期间;抗肿瘤药/毒性

    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和致死率呈下降趋势[1],但在我国男、女性发病率分别居癌症第5位和第3位,病死率分别居第5位和第6位[2]。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其中化疗作为局部根治术后辅助治疗或姑息手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选择最佳化疗方案,避免使用无效、不良反应大的化疗药物一直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近年来,通过检测癌特异性基因mRNA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从而实现结直肠癌化疗用药的个体化,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93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基因检测,采用个体化化疗方案,并与采用常规化疗方法的8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相关指标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9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62例,女31例;年龄32~85岁;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2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4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