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8年第21期
编号:359261
不同临床指标在不同病因HCC患者中的变化差异及预后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5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1期
组间,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曹艳平,隋洪婷,潘 猛,曲宝聚,朴红心(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跃居世界恶性肿瘤致死病因第2位[1]。中国每年约有38.3万人病死于 HCC,约占全球的 51%[2]。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HCC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3],与由2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持续活动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密切相关[4]。从《2015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中国癌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处于东南沿海及东北地区是全国HCC的高发地区,其中吉林省延边州发病率位居吉林省丙型肝炎发病率的首位,且明显高于全国同期发病率[5]。本文回顾性分析延边地区HBV、HCV不同病毒感染及非病毒感染HCC患者的临床实验指标,以探讨其在HBV和HCV感染相关性HCC中的变化差异及预后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检索2000—2016年本院收治的原发性HCC患者3 767例,按照《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及排除合并人类免疫获得性病毒(HIV)等其他病毒感染、伴酒精性及脂肪性肝病、糖尿病、白血病及伴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共纳入2 634例,其中HBV-HCC组 1 099例,HCV-HCC组 1 170例,HBV∕HCV-HCC组 130例,非病毒感染 HCC(UV-HCC)组235例。

    1.2 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清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A)、空腹血糖(GLU)指标数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