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21年第8期
编号:358651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27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
基因突变,通路,1LCH起源,2LCH发病机制,3LCH靶向治疗,4小结
     周 婵 综述,于 洁 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 400014)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罕见的以CD1a/CD207阳性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为特征的炎性髓系肿瘤。LCH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儿童多发,发病高峰年龄为1~4岁,发病率为为2/100万~9/100万,男∶女比例为1.2 ∶1~1.4 ∶1[1]。LCH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可受累,轻者累及骨骼、皮肤、垂体和肺,重者累及肝、脾和造血系统等危险器官,肺已被证实不是危险器官。病理检查是诊断LCH的“金标准”,典型组织形态学病理表现为特征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由于LCH的罕见性及异质性,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LCH是炎症性疾病还是肿瘤性疾病一直存在争议。BRAF-V600E基因突变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发现使LCH更倾向于是一种肿瘤性疾病。LCH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基于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类固醇联合长春花碱系统治疗12个月(LCH-Ⅲ方案)是国际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肿瘤再激活风险高(27.0%)[2];针对MAPK通路的靶向治疗是目前积极研究的领域,对高危LCH患者可能具有重大意义。现将LCH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最新研究综述如下。

    1 LCH起源

    1973年NEZELOF首次通过电镜发现LCH 病变组织存在特异的Birbeck颗粒[一种与郎格素(CD207)相关的细胞器],当时认为Birbeck颗粒是皮肤朗格汉斯细胞所独有的,从而有了LCH起源于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的假设,并导致了目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命名[3]。但后续研究发现,LCH细胞高表达CD2、CD11b、CD11c、CD13、CD33、CD66c、CD300LF等与髓系前体细胞有关的标志物,而低表达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钙黏着蛋白和CD36等与皮肤朗格汉斯细胞有关的标志物,发现LCH细胞与CD14+单核细胞分子表达一致,从而证明LCH起源于髓系前体细胞[4]。

    2 LCH发病机制

    2.1白细胞介素-17(IL-17)/IL-17A受体通路 LCH病理活检发现,LCH病变组织不仅含LCH细胞,还含有各种炎症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这些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