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肝郁,脾虚,乙肝,1中医对慢乙肝的认识,2辨证论治,3专方论治,4中西医结合治疗,5单味中药的研究,6外治法,7小结
陈 皓 综述,徐发飞 审校(玉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进展性、隐匿性、复杂性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是肝硬化、肝癌的常见病因[1],临床表现常见于黄疸、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相关资料表明,全球大概有20亿人感染HBV,其中约2.4亿人成为慢性感染患者,1年内约有65万人因此所致的肝癌、肝功能衰退、肝硬化而丧失生命[2]。慢乙肝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寿命,其防治面临着不少挑战,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近年来该病在诊治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如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及护肝、免疫调节、改善纤维化等治疗,在改善肝功能、缓慢病情进展等方面取得了效果,然而尚存在价格高昂、耐药,甚至不良反应等问题[3],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及效果,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好的诊治思路以提高疗效。中医治疗肝病有着数千年历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乙肝有着良好效果。传统医学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治疗思想,着重阴阳平衡,在降低病毒载量、减轻症状、增强免疫、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取得了成功,已成为慢乙肝的重要诊治方法。本文概述了近10年来中医诊治慢乙肝的研究,期望为慢乙肝的治疗提供思路。
1 中医对慢乙肝的认识
慢乙肝的病名并未在中医古籍中出现。根据其症状,可将慢乙肝归属于中医的“黄疸”“阴黄”“阳黄”“胁痛”“肝着”“虚劳”“郁证”等的范畴。慢乙肝病位在肝及血脉,与脏腑密切联系,常犯及脾胃、肾等脏腑[4-5],临床表现为疲倦乏力、胃脘部胀满、食欲下降、厌食油腻、尿黄、黄疸、肝脾大。在病因病机方面,多认为乃因湿热、邪毒内侵,久之而致气血失调、正气虚弱所致。卢秉久教授在长期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慢乙肝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中,卢教授指出,该病病因为毒、痰,病机可归结为湿热毒邪瘀结,加之该病缠绵难愈,病机复杂,长期祛邪治疗,难免伤及正气,治宜清热解毒、兼顾正气的扶助[6]。方兴刚等[7]通过临床资料指出,慢乙肝(重症)病位首先累及肝脾,其次至胃肠,再至心肾;湿邪、虚、热贯穿整个病程,早期以血虚、阴或(和)阳虚为主,中晚期以痰、瘀明显。朱义文等[8]指出,慢乙肝多缘于湿热、气郁、伏邪、瘀血、正虚、痰浊等。另有学者提出该病发病基础为疫疠之气伏于内,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终为该病,其病机复杂,而核心病机为“正虚湿毒”[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