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22年第5期
编号:355276
负压引流装置在口腔癌术后的应用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2月6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
颌面,皮瓣,1负压引流装置发展史,2负压引流装置的作用机制,3负压引流装置的分类,4负压引流装置在口腔癌中应用的优,缺点比较,5小结
     龚 玲,王太萍,李哲臻,刘 梅,姜健红,匡晓燕 综述,石兴莲 审校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医科大学,贵州 遵义 563000; 3.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遵义 563000;4.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在口腔癌中占比超过90%[1]。对早期口腔癌患者常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术后易形成难以排出的无效腔,唾液、血液、分泌物在此积聚导致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往往需留置负压引流装置清除创面积血、积液等,同时,也能通过观察引流量的多少预测或及早发现伤口出血等并发症[2]。基于此,现从负压引流装置的发展史、作用机制、分类及优缺点比较4个方面综述负压引流装置在口腔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以期为同行业提供借鉴。

    1 负压引流装置发展史

    早在公元前3世纪,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的病案中就已有利用麦秆导尿引流膀胱的记载。1859年,CHASSAIGNAC开始应用软橡胶管作引流。1882年,KEHRER首创并发展了烟卷引流。1895年,KELLOGG和KEHRER建立了双套管引流雏形。1993年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等[3]首次自制了负压引流装置,1994年我国学者裘华德等[4]将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技术引入我国,并首次用于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VSD技术由引流技术与封闭敷料相结合产生,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冲洗引流装置,将引流管放置在特制的聚乙烯醇泡沫内,使泡沫与创面接触,扩大了原有引流管接触面积,封闭敷料充分覆盖术区,形成一个内部封闭的环境,脓液及渗出物因负压吸引通过特制的聚乙烯醇泡沫再经引流管排出。VSD最先用于骨科领域的软组织缺损及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中并获得成功[5]。随后国内学者分别将此装置用于大面积皮肤缺损[6]、四肢创伤[7]、创面感染[8]等方面,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伤口感染率,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徐袁丁等[9]关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研究表明,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可及时清除失活或坏死组织,促进生长因子及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VSD在抗感染、组织再生、微循环重建、免疫改善等方面表现独特,VAS已被广泛用于骨科、创伤外科等多学科的各类复杂创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