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医药卫生》 > 2022年第24期
编号:354424
微小RNA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月9日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4期
甲基化,囊肿,靶点,1ADPKD发病机制,2miRNA的发现,形成及功能,3miRNA在ADPKD中的作用机制,4小结
     许丽丽 综述,陈 婷,黄文辉 审校

    (1.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甘肃 兰州 73000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据2020年中国ADPKD临床实践指南报道,ADPKD患病率为1/2 500~1/1 000,中国有125万例患者,大约一半的患者在60岁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被认为是终末期肾病的第四大原因[1-2]。主要表现为双侧肾囊肿进行性发展和扩大,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高血压、肝囊肿、脑动脉瘤等[3]。迄今为止,ADPKD的治疗主要包括拮抗血管加压素受体(托伐普坦)、支持措施(控制血压、增加液体摄入量、限盐和戒烟)及必要时肾脏替代治疗等[4],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微小RNA(miRNA)被发现在包括多囊肾(PKD)在内的肾脏发育中存在差异表达,可通过影响关键生长因子或相关信号通路参与肾脏发育过程[5]。因此,研究miRNA在ADPKD发病中的作用对ADPKD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及治疗靶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目前已知的miRNA与ADPKD的关系综述如下。

    1 ADPKD发病机制

    目前,ADPKD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公认的发病机制有纤毛致病假说、螺旋区-螺旋区相互作用假说、“二次打击”假说等,最近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及翻译后修饰)改变同样可促进ADPKD的发生、发展。ADPKD发病机制:(1)ADPKD主要由编码多囊蛋白1(PC1)和PC2的PKD1(16p13.3)和PDK2(4q21)基因突变所致,PKD1是一种多结构域糖蛋白并在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水解位点被剪切,PKD2属阳离子钙调节通道的瞬时受体电位家族的一种蛋白,80%的患者通过突变的PKD1和15%的患者通过突变的PKD2基因发展为ADPKD,其余5%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其他基因的突变[6]。(2)纤毛致病假说。有研究表明,肾纤毛由肾小管上皮细胞深入肾小管腔,与尿液直接接触,主要功能是作为机械感受尿流刺激,PC1、PC2均位于初级纤毛(一种在机械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顶端触角状细胞器)上并形成多囊蛋白复合体,将机械刺激转化为化学信号传递给细胞,二者中任意一种缺失均会使初级纤毛功能异常,造成细胞内钙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变化,以及随后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Wnt等信号通路改变,最终导致细胞增殖和液体分泌异常,囊肿形成和生长[7]。(3)螺旋区-螺旋区相互作用假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489 字符